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fēng)云人物 > 正文

徐有貞能夠得到重用是因為懂得夜觀星象嗎?

2017-05-27 18:58:27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對于大明王朝來說,“土木堡之變”是一場災(zāi)難,但是對于一些試圖想要借此上位的投機分子來說嗎,卻是天大的好時機。徐有貞就是在這時候登上

對于大明王朝來說,“土木堡之變”是一場災(zāi)難,但是對于一些試圖想要借此上位的投機分子來說嗎,卻是天大的好時機。徐有貞就是在這時候登上了歷史舞臺嗎,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徐有貞原來的名字是徐程,他對與天文地理,陰陽術(shù)方面的東西特別有研究,無論在生在那個年代,都是不容小覷的人。但是你知道什么夜觀星象之類的事情,在古代倒是常有發(fā)生,雖然在現(xiàn)在看來不是很可信,但成功的例子還是有的。

一開始的時候,徐程還是常常向皇帝建議,通過他的觀星術(shù)發(fā)現(xiàn),在明英宗親自出兵攻打蒙古之戰(zhàn)一定會失敗,無論是湊巧還是上天安排,明英宗被俘入,徐程名聲大噪,地位一下子提高了不少。

在蒙古大軍來襲的時候,徐程建議將國都南遷,遭到一片罵聲,自己的地位也一落千丈,于是他又開始謀劃新的東西。

陳循是當時的內(nèi)閣大臣,這徐程也不知是運氣好,還是真會占星術(shù),他向陳循諫言,說我最近夜觀星象,您馬上要升官了,就拿玉來孝敬您,玉有高升的寓意,果然這陳循屢屢升遷,從此二人關(guān)系別提多好了。

因為這種占星術(shù)向來不是很靠譜,這徐程也毫不在乎,總是拿這個說事,于是自己在朝廷的名聲越來越丑,在陳循的建議下,改名為徐有貞,這名一改還真起到好的效果了,徐有貞立馬平步青云起來。

明英宗復(fù)辟之后,除掉了徐有貞的眼中釘于謙,這下徐有貞更加肆無忌憚起來,一副小人得志的姿態(tài),甚至開始對付起當時和自己一起支持復(fù)辟的友人,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再加上徐有貞依賴的是天這個不是很靠譜的家伙。

敗下陣來的徐有貞被判入獄斬首,但是運氣再一次眷顧了他,殺頭那天京城忽降雷雨,古人大多迷信,就認為不吉利,徐有貞也就逃過一劫。之后還希望自能能夠再被受用的徐,可沒少好好努力,但沒有什么實效,也就郁郁而終。

徐有貞書法

雖說徐有貞在政治仕途上不是很順利,但是這并不能掩蓋其出色的書法能力,也不能因為他政治上的不順心就否定他在學(xué)術(shù)上的造詣。

徐有貞擅長書法這時公認的,他擅長書法,尤其擅長行草,他的小行書更是精妙絕倫,他下筆尖峭,可以說每一筆都有力拔山兮氣蓋世的灑脫,這一點和他做官倒是截然相反。在書法的時候,徐有貞的筆法瘦勁豪放,一筆一劃間都彰顯著書法的霸氣和侵略性。

那種在書寫時候的神韻是一般人不可比擬,也輕易模仿不來的,徐有貞子在書法上可不會有半點占星術(shù)的影子,他力求變化,每一幅作品都有自己的風(fēng)格,書法作品往往就展現(xiàn)出一個人的另外一面,在書法世界里的徐有貞遠離朝政,他的眼前在沒有難以應(yīng)付的官員,也不需要擔(dān)驚受怕,為自己的前途考慮,他有的只是那份屬于自己的情懷,對書法的喜愛。

更有評論這樣贊美徐有貞的書法,早年的時候,他學(xué)習(xí)古典書籍,中年的時候雖然沒什么顯赫的成就,但是規(guī)規(guī)矩矩就,晚年的時候,是他豪放氣派展現(xiàn)的最突出的時候。

他的作品被后人抄寫臨摹《別后貼》更是被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館里,可見徐有貞在書法史上的地位。他的弟子吳寬、外孫等人都受他影響,沒沒有給他丟臉,在諸多藝術(shù)領(lǐng)域,都有屬于自己的成就。

鷓鴣圖徐有貞

《鷓鴣圖》是徐有貞作的詩,全詩抒發(fā)了徐有貞寄情山水,表達了想要歸家的強烈思念之情。從詩中我們不難看出作者在詩歌方面的造詣還是比較高的。

詩的前兩句給人飽滿的畫面感,雖然我們沒有親眼見證當時的景象,但是在詩人筆下,一景一物卻體現(xiàn)的如此清晰,蕭瑟的秋雨淋濕的松軟的泥土,空氣中散發(fā)著淡淡的苦澀;雨點敲打著苦竹,時而節(jié)奏輕快,時而又舒緩,像扣人心扉的旋律時不時還傳來鷓鴣的鳴叫。

不僅生動的描述了畫面的形之美,秋雨的冰冷,苦竹的蕭條,鷓鴣的悲鳴。而且生動的記錄下一同構(gòu)成場景的聲之美,整個前兩句都向讀者渲染了一種悲涼冷清的景象。

詩的三思句是作者抒發(fā)情感的全部,畫中秋雨敲打下的苦竹,鷓鴣感人不已的悲鳴,都勾起了世人的思鄉(xiāng)之情。觸景生情是每一位詩人的表現(xiàn),加之徐有貞身在江南,卻一直在仕宦之外,可以說并沒有得到重用,仕途不是非常順利,有這樣濃厚的思鄉(xiāng)之強完全是寄托在他正處于瓶頸的境遇。

所以深藏在作者心中的悲涼之情,此刻正好被悲啼的鷓鴣喚醒,頓時情感奔涌而出,細膩而明感的詩人,最終敗給了眼前這悲秋帶來的凄寒,詩人一邊感慨為什么會讓自己見到這番景象,同時又是對自己未來仕途的擔(dān)憂,真想重歸故鄉(xiāng),做一只快樂的鳥。

全詩再現(xiàn)了畫面,并蘊藏了豐富的情感,給人一種特殊的抒情效果。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