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皇后是怎么死的?為何說她是紅顏薄命?
清朝入關(guān)后,第一任皇后共有九位(宣統(tǒng)帝未計(jì)),在坤寧宮大婚的有康熙帝、同治帝和光緒帝三位??梢哉f,清朝所有第一任皇后,沒有一位是好命的。我只選同治皇后一位,來看看她的悲劇故事。
同治帝6歲(虛歲)登極,同治十一年(1872年)九月,17歲的同治皇帝大婚。皇后阿魯特氏,蒙古正藍(lán)旗人。她出身于相府門第,書香之家,祖父賽尚阿為大學(xué)士,父親崇綺(qǐ)為狀元。史稱:“立國二百數(shù)十年,滿、蒙人試漢文獲授修撰者,止崇綺一人,士論榮之?!?《清史稿·崇綺傳》卷四百六十八)就是說清朝定鼎北京后的268年間,滿洲、蒙古人以漢文參加科舉考試而中狀元的,只有崇綺一人,士人以此為榮。后遷侍講、戶部尚書、日講起居注官等。義和團(tuán)失敗后,崇綺走保定,住蓮池書院,自縊而死。母親瓜爾佳氏,也是忠貞節(jié)烈的女子英杰。八國聯(lián)軍攻入北京時(shí),她先派人預(yù)掘深坑,率一子四孫及兒媳等,分別男女,入坑活埋,闔門死難。
皇后阿魯特氏幼年,由父親崇綺親自授課,講解經(jīng)史,學(xué)習(xí)詩詞,受到良好的家庭教養(yǎng)。她聰明賢惠,知書達(dá)理,性格剛烈,不善奉迎。阿魯特氏被立為皇后,同治帝與皇后僅在坤寧宮居住兩天,就搬到養(yǎng)心殿后殿的體順堂居住?;屎笥鳊S戒期,居住在鐘粹官。(《翁文恭公日記》)
皇后阿魯特氏真是命薄,結(jié)婚兩年零兩個(gè)月,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二月初五日,同治帝崩于皇宮養(yǎng)心殿。同治帝的死,同下面一件事情有關(guān)。據(jù)說慈禧有“寡母心態(tài)”,嫉妒兒子同皇后親熱,不許兒子與皇后同房。慈禧太后不喜歡皇后阿魯特氏,而喜歡慧妃,要兒子同治帝對慧妃好。同治帝不敢違抗,又不喜歡慧妃,只好賭氣獨(dú)宿養(yǎng)心殿,生活寂寞寡歡。因?yàn)榇褥筇幪幍箅y,皇后阿魯特氏日子過得很不舒心。
同治帝病重,皇后護(hù)侍,也遭到慈禧太后的呵責(zé)。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中記載:同治病重,皇后前去養(yǎng)心殿探視,二人說了些私房話,被慈禧皇太后知道。慈禧太后怒不可遏,闖入暖閣,“牽后發(fā)以出,且痛抶(chì,鞭笞)之”,并叫來太監(jiān)預(yù)備大杖伺候。據(jù)說皇后情急之下說了句話:“媳婦是從大清門抬進(jìn)來的,請?zhí)蠼o媳婦留點(diǎn)體面!”慈禧太后以側(cè)居西宮為遺憾,也為咸豐帝臨終前沒有冊立自己為皇后而不滿。
“從大清門抬進(jìn)來的”這句話,刺痛了慈禧太后的心。慈禧太后大發(fā)雷霆,同治帝被嚇暈,病情愈加嚴(yán)重。慈禧太后見同治皇帝恐怖,才未對皇后動刑。同治帝之死,慈禧將責(zé)任栽到皇后頭上。
同治皇帝之死,這對一位年輕皇后來說,簡直是塌了天?;屎髥史蛐那椴缓?,慈禧喪子心情也不好。慈禧太后把氣往皇后身上撒?!拔赐鋈恕被屎蟀Ⅳ斕厥洗藭r(shí),大慟大悲,不思飲食,吞金自殺,獲救得生?;屎笾赋缇_,奏告慈禧皇太后?;侍蠡卮穑骸翱呻S大行皇帝去罷!”皇帝死了,尚未入葬,稱大行皇帝,就是說可以隨夫——同治帝殉死。崇綺將此話告訴女兒。而且慈禧太后不為同治帝立嗣,卻讓同治堂弟兼姨表弟的載湉(光緒)繼承皇位,就是說光緒帝繼承的不是同治帝,而是咸豐帝——這實(shí)際上是不為皇后留余地。皇后阿魯特氏被逼無奈,只有自盡一條路可走。光緒元年(1875年)二月二十日,同治帝死后74天,皇后阿魯特氏“遽爾崩逝”,才22歲,梓宮暫安于隆福寺。
皇后阿魯特氏之死,或云“絕食崩”,或云“吞金死”。(唐邦治《清皇室四譜·后妃》)野史記載:同治帝皇后懷孕,慈禧太后恐其生男孩,將來纘(zuǎn,繼承)承大統(tǒng),不能垂簾,故逼其死。有位御史潘敦儼,借天旱奏言:“后崩在穆宗升遐百日內(nèi),道路傳聞,或稱傷悲致疾,或云絕粒殞生,奇節(jié)不彰,何以慰在天之靈?何以副兆民之望?”慈禧太后斥其謬妄,奪其官職。
明朝曾有一位皇后,是她的母親夢見圓月入懷而生下的。這個(gè)夢是真的還是編的,且不去管它。做父母的都希望女兒能有一個(gè)像圓月般的幸福人生,但是身為皇后的都難以做到這一點(diǎn),更何況普通百姓呢!嘉靖帝的陳皇后,人生失敗,告訴人們:禍生于多貪,患生于多欲。以上這些皇后的不幸人生的歷史啟示:人生如月,或圓或缺,坦然對待,自然輪回。
明清28位皇帝的第一任皇后,雖居于天下女性之至高、至尊、至富、至貴的地位,但沒有一位是在泰安、泰寧、泰和、泰順中度過一生的。用老百姓的話來說,她們“全須全尾”、無怨無憾度過一生的,可以說是一個(gè)沒有!其實(shí),人生本來就沒有十全十美的。我們老百姓生活中遇到一點(diǎn)磕碰、挫折、坎坷、困厄,都應(yīng)坦然面對,淡定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