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名將明相的最后結局 真是伴君如伴虎!
漢武帝時期攘夷拓土、國威遠揚,東并朝鮮、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漢地的基本范圍,開創(chuàng)了漢武盛世的局面。漢武盛世的局面離不開漢武帝時期名將、賢臣的付出。
提到漢武帝時期的名將,最有名的就是霍去病了,霍去病少年封侯,18歲的時候就一戰(zhàn)成名,威震四方,后來連年征戰(zhàn)殺得匈奴聞風喪膽,以一種“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氣魄在邊疆上奮勇殺敵,多次大敗匈奴,但是或許就是因為實在太過耀眼了,所以才會在人生最美好的時候一瞬即逝,年僅24歲就去世了,只留下了一個不朽的傳說。
第二個衛(wèi)青是衛(wèi)子夫的母親與別人私通而生,因為姐姐的關系被漢武帝封官帶兵。幾年后在一次對匈奴的作戰(zhàn)中,表現(xiàn)出色,被封侯。雖然從小貧寒,做的都是最下等的工作,沒有受什么教育,但天賦極高,善騎射,材力過人,有很高的軍事指揮才能,又非常謹慎,幾乎是常勝將軍。后來被封為大將軍,相當于三軍總司令,漢武帝前期對匈奴的作戰(zhàn),多數(shù)都由衛(wèi)青指揮,戰(zhàn)功卓著。
衛(wèi)青的才能不僅在軍事上,更重要的是他很會做人,善于處理關系。有次作戰(zhàn),一個將領的部下全軍覆沒,只自己逃了回來。有人勸衛(wèi)青應當斬之,以立軍威。衛(wèi)青則講,立不立軍威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不能給皇帝一個專權擅誅的印象。于是把這個將領押回,請皇帝發(fā)落。他作為大將軍,一人之下,丞相等文官見面都對他非常恭敬,唯獨汲黯對他不客氣,他不但不生氣,反而引汲黯為知己。
衛(wèi)青跟下級官兵同甘共苦,頗受愛戴,
第三個將領李廣就帶上了濃重的悲劇色彩,他是一個愛兵如子的將領,但是也是一個不行的將軍,早年的時候碰上了景帝,正是休養(yǎng)生息,無仗可打,好不容易等到積極出兵的漢武帝上位了,漢武帝還喜歡任用年輕的將軍,而他已經(jīng)老去,幾次帶兵打仗運氣都不太好,不由得讓后人感嘆“李廣難封?!?/p>
三個人,三種風格,三種人生,但是都在大漢的邊疆揮灑熱血,為大漢鎮(zhèn)守一方,立下了汗馬功勞,也正是因為他們的奮勇作戰(zhàn)才有了大漢的天朝威名。
第一個丞相是衛(wèi)綰,他德高望重,很早就開始擔任呈現(xiàn),還曾經(jīng)教導過漢武帝,但是因為后來年老體力不支,很難治理好國家,所以在他生病之后,漢武帝就允許他告老還鄉(xiāng)。
第二個丞相是竇嬰,但是竇嬰因為和田蚡的爭執(zhí)鬧到了漢武帝那兒,竇嬰記得景帝的遺詔中有“事有不便,以便宜論上”所以派人將遺詔給了漢武帝,而當時的尚書上沒有記載這份遺詔,所以竇嬰就這樣以偽造遺詔被殺。
第三個丞相許昌是竇太后任命的,竇太后死后自然也就失勢了。之后的丞相田蚡權勢極大,甚至對于漢武帝都產(chǎn)生了威脅,結果在迫害了竇嬰等人之后就病逝了。
之后的丞相還有很多比如薛澤,公孫弘,李蔡,莊青翟,趙周,石慶,公孫賀,劉屈氂、田千秋等等,絕大部分都沒有什么好下場,除了少數(shù)是得以保全,大多要么自殺,要么被殺,所以說“伴君如伴虎”啊,而漢武帝也用自己這么頻繁換丞相的方式加固了自己的統(tǒng)治,使得皇權更加的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