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云人物 > 正文

首輔大臣溫體仁能夠擔任首輔八年全靠玩弄權術?

2017-06-08 18:33:28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溫體仁生于公元1573年,字長卿,號園嶠,是浙江湖州南潯人。溫體仁是明朝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的進士,在朝是從低級官員一步步累積升遷。直

溫體仁生于公元1573年,字長卿,號園嶠,是浙江湖州南潯人。溫體仁是明朝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的進士,在朝是從低級官員一步步累積升遷。直到崇禎年間魏忠賢倒臺,朝廷出現(xiàn)一個權力中空之際,處事圓滑的溫體仁終于尋得機會,通過結黨營私,排擠異己坐上了最高位置首輔大臣。

崇禎元年(1628年),崇禎帝遴選首輔大臣一位時,名聲尚淺到的溫體仁自覺自己不能通過推選上位,所以他開始了靠彈劾他人增加自己在崇禎帝眼中的存在感。被溫體仁抓住的第一個就是錢謙益,說他不僅收受賄賂,還結黨,翻出當年早已定案的會試一案。這成功讓生性多疑的崇禎帝相信了溫體仁的話,錢謙益和幾個仗義辯護的多位大臣都被罷免或者下獄。

到了第二年,本身生活作風就不檢點的溫體仁被人彈劾。溫體仁就借機說是自己當年舍身彈劾了錢謙益的緣故,令朝中舊黨痛恨自己,故而受人誹謗,崇禎帝還真信了。因為溫體仁在錢謙益案子上做的過了,導致很多大臣為之抱不平,紛紛在朝中職責溫體仁的過錯。溫體仁眼看不妙,就污蔑眾人都是朋黨,崇禎帝又信了。最后得到皇帝寵信的溫體仁順利坐上了首輔大臣一位,而明末的朝廷又多了個誤國誤民的奸臣。

上任首輔大臣后,并沒有實干能力的溫體仁醉心于結黨營私,對于異己是不加留情地排除。崇禎年間,內(nèi)閣的人事變動前前后后多達五十余人,而溫體仁則安然無恙地坐了八年的位,可見溫體仁在朝堂上的控制之深。但是紙終究包不住火,崇禎十年溫體仁被罷免官職,令他回鄉(xiāng),第二年病逝家中。

溫體仁玩弄權術

從崇禎元年(1628年)到崇禎十年(1638)的這十年間,有多位原來的朝廷大臣被溫體仁排擠,內(nèi)閣官員的人事調(diào)動更是多達五十多人,但是溫體仁還是穩(wěn)穩(wěn)坐住了自己的位置。溫體仁之所以能做到這種地步,不在于他有多少出眾的能力,而是他懂得玩弄權術,左右逢迎,欺下媚上。

在剛剛進入崇禎皇帝的視野之際,溫體仁的地位還不是很高,在朝中的聲望也不大。加上之前他惡意地攻擊過錢謙益、袁崇煥還有錢龍錫等人,所以在朝中溫體仁是近乎于被孤立的存在,但是他就利用了這點。溫體仁早摸清了崇禎帝的多疑、守財和虛偽的性格。于是他告訴崇禎帝,說自己因為諫言報效君王而被群臣嫉妒,從而成了孤臣。崇禎帝一看,還真是這樣,于是對溫體仁的信任又加深了。

在上任內(nèi)閣首輔之后,溫體仁表面上做著“孤臣”的形象,暗地里卻是培養(yǎng)自己的黨羽,對于不依附自己的人或者才華高于自己的人(大有人在),他都會毫不猶豫地加以排擠打擊。原本劉宗周要被崇禎帝啟用,但是溫體仁看到他的上任可能會對自己造成不利的影響。于是收買了劉宗周的老鄉(xiāng),讓其向崇禎帝告發(fā)說自己的老鄉(xiāng)劉宗周才干不足。崇禎帝一看是劉宗周老鄉(xiāng)說的,那應該不假,就罷免了他。被趕出京城的劉宗周越想越氣,上書怒斥溫體仁欺下媚上等諸多卑劣行為,還指出了崇禎帝的不會用人。這讓愛要面子的皇帝怒不可遏,直接剝削了劉宗周的官職。

溫體仁就是在這樣權術的玩弄之下,一步步走上首輔的位置,然后一個個逼走處于不同立場的群臣。溫體仁擔任首輔八年,沒有絲毫建樹,有的倒是在國之危難之際無恥求榮的惡名。

溫體仁周延儒

對于溫體仁和周廷儒這二人,《明史》中把這兩人歸納到了奸臣傳中,認為就是崇禎帝重用他們兩個奸臣,才是明朝滅亡的重要原因,并且一致認為溫體仁的奸遠勝于周廷儒。

兩個人都只是朝中大臣,都還沒有資歷入閣,在朝中推閣臣的時候,他們兩個人都沒有被推薦,于是乎,兩個人心中極為不滿,就準備相互勾結。先是由溫體仁發(fā)難,之后周廷儒從中推波助瀾,把魏忠賢一案重新翻出來,借題發(fā)揮,就是為了推倒錢益謙等人,為了讓崇禎帝感覺到參與此次推選,朝中大臣們有都結黨營私之嫌疑,想要否定所有的推選名單,并且罷免了錢益謙。

就是通過這次事件,周廷儒再一次的取得了崇禎帝的好感,不到一年的時間,就被破格升為禮部尚書,參與國家決策。野心勃勃的周廷儒并不滿足這些,再次勾結溫體仁等人,設計殺害了大將袁崇煥,他的真實目的就想要把在他之上的幾人都給除掉,最終的目的就是當上內(nèi)閣首輔。

可憐的周廷儒當上首輔沒多久,就遭到了自己親手提拔上來的溫體仁背后倒戈,溫體仁不顧昔日的友情。他覺得自己已經(jīng)羽翼豐滿,采取措施,想要取而代之。于是,他抓住了周廷儒的三件事情,開始背叛周廷儒,暗中唆使百官對其的彈劾。崇禎帝看了這些奏折大怒,將要怪罪到周廷儒身上,而可憐的周廷儒還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溫體仁身上,但是他不知道溫體仁是何為人,將其拖下首輔之位,罷官還鄉(xiāng)。

溫體仁在位之時,導致朝政很亂,還在可控制范圍之內(nèi),但是溫體仁一死,朝局大亂。周廷儒才出山,繼續(xù)官復原職。

我們可以從兩人擔任首輔的時間判斷,在明末時期,溫體仁連著當了8年的首幅,而周廷儒只是當了2年就已經(jīng)抵擋不住,因此我們可以知道,溫體仁的奸詐是遠超于周廷儒。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