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會娶郭圣通竟是因為這個男人的極力攛掇?
劉植(公元?--26年),字伯先,新莽末巨鹿昌城(今河北辛集南)人。新莽政權滅亡后,王郎據(jù)河北邯鄲稱帝,他率宗族賓客聚兵數(shù)千人,據(jù)昌城自保。歸附劉秀后,拜驍騎將軍。勸說真定王劉揚叛王郎歸降劉秀,使劉秀得以攻拔邯鄲,平定河北。建武二年(公元26年),更封昌城侯。不久,進兵密縣,戰(zhàn)死。
劉植一生經(jīng)歷雖然簡單,但也留下了不少的傳奇故事。
劉植出名并不是因為拼搏疆場而建功立業(yè),而是由于憑一張利嘴說服敵人,做了次“媒婆”,成功促成劉秀與郭圣通的婚姻而名聲大振。
這位劉植,乃巨鹿昌城人也,是地地道道的河北人。王郎在河北假稱劉子輿稱帝邯鄲,劉植與親弟弟劉喜、從兄劉歆像信都太守任光、和成太守邳彤一樣據(jù)守昌城,不過和兩位太守不同的是,劉植和兄弟的武裝并非官軍,完全是地方豪強武裝,擁有數(shù)千人之眾。
聽到劉秀從北面逃亡,開城迎接劉秀,俗話說“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送炭者”劉植家族因此受封,劉植被任命為驍騎將軍,弟弟劉喜和從兄劉歆被任命為偏將軍,同時封為列侯。
但王郎勢大,而此時劉氏宗親真定王劉揚起兵欲附王郎,這讓劉秀火燒眉毛。于是怎么辦呢?史載“世祖遣植說揚,揚乃降”(世祖劉秀派遣劉植去說服劉揚,劉揚于是歸順劉秀)。雖然我們今天無法判斷是劉植自薦,還是劉秀主觀上要說服真定王劉揚,抑或智謀集團的計策,但可以得出結論的是,真正使劉秀集團在河北立住腳跟的,確實是獲得真定王劉揚的支持。
更令“麗華粉”們揪心的是,劉秀為了結交劉揚,還在真定娶了劉揚外甥女郭圣通,這毫無疑問是一場政治婚姻。我們很難從史料上得知劉秀、陰麗華對這場婚姻當時的態(tài)度,但成為劉秀新舅父的劉揚卻是非常高興,只見他與劉秀置酒高會,并親自擊筑言歡,而結甥舅之好。于是,得到真定王十余萬軍隊支持的劉秀集團,進拔邯鄲,劉植從平河北。
但劉植英年早逝,建武二年被封昌城侯之后,帶兵討伐密縣賊寇,竟然戰(zhàn)死。于是劉秀讓他的弟弟劉喜代替劉植,復為驍騎將軍,繼續(xù)戰(zhàn)斗。劉喜死后,又以劉植的從兄劉歆為驍騎將軍。三人皆侯,傳國于后。
劉植雖然早逝,但帝國沒有忘記他。漢明帝圖畫二十八將于云臺之上,仍然使其位列其中。沒有他,漢光武帝劉秀不會娶郭圣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