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云人物 > 正文

三國隱藏的第一高手 忽悠曹操還算計諸葛亮

2017-07-06 09:33:05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諸葛亮無疑是幸運的,他這只“千里馬”遇見了真正的‘伯樂”,于是本著“士為知己者死”的信念,效命于英主。比起諸葛亮,司馬懿則沒有那么

諸葛亮無疑是幸運的,他這只“千里馬”遇見了真正的‘伯樂”,于是本著“士為知己者死”的信念,效命于英主。比起諸葛亮,司馬懿則沒有那么幸運!

在群英璀璨 、人才輩出的三國時期,如果說曹操是奸雄、劉備是梟雄、孫權是英雄的話,那么,司馬懿可以稱之為“隱雄”。司馬懿過人的隱忍之術、伸屈之術、籠絡之術、御人之術、出奇之術和他那善于審時度勢的眼光和鷹志狼心的品性,使得他登上歷史的舞臺后,逐步完善成為集曹操、郭嘉二者之長于一體的“文武雙全、出將入相”的真正強者。

諸葛亮無疑是幸運的,他這只“千里馬”遇見了真正的‘伯樂”,于是本著“士為知己者死”的信念,效命于英主。比起諸葛亮,司馬懿則沒有那么幸運,一入仕途就遇上疑心重的曹操,曹操本是統(tǒng)帥,文武兼?zhèn)?,他手下任用的要么就是謀臣荀彧、郭嘉、賈詡等一幫知識分子,要么就是武將夏侯惇、張遼、徐晃等,很少有文武兼?zhèn)涞娜瞬拧?/p>

而司馬懿就是這種文武兼修的人,他被人視為‘深明韜略、善曉兵機、素有大志”,正如曹操所言“鷹視狼顧,不可付以兵權,久必為國家之大患”,所以曹操在世時,他極少有出頭露面,即便如此,他也不甘平庸,他還要適度表現(xiàn),讓主公知道他的重要性,同時又不能產生功高震主的負面作用,他得把握住分寸,所以他的處境非常險峻。

就是在這樣艱難的處境下,雖未被曹操本人重用,卻在曹操臨終囑托后事時,與曹洪、賈詡一起委以輔政重任,不僅如此,在曹丕臨終時照樣托以后事,被奉為身系著魏國安危的擎天大柱,足可窺知司馬懿其人決非等閑之輩。

在軍事方面,司馬懿能高瞻遠矚,深謀遠慮,是一個高明的軍事戰(zhàn)略家。其實,在魏蜀后期歷次征戰(zhàn)中,諸葛亮的最主要對手就是司馬懿。諸葛亮每次出兵北伐,其戰(zhàn)略部署自是十分高明,但都被司馬懿識破,并采相應的戰(zhàn)略來抗衡。其間雖然互有勝負,但最終還是讓諸葛亮一而再再而三地無功而返。

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司馬懿的深明韜略,屢屢使蜀漢方面無法得手,或是功敗垂成。所以當諸葛亮得知司馬懿擔任抗蜀主帥,總是憂心忡忡,因為在他看來,曹魏方面“余皆不足慮”,只有司馬懿”深有謀略,必為蜀中之大患”,而一旦得知司馬懿削奪兵權,便喜不自禁。

在諸葛亮最后一次北出祁山,討伐中原時,司馬懿的所作所為,更表現(xiàn)了他是如何嫻熟地運用政治韜略和軍事韜略。當時,司馬懿正確分析了彼此的形勢,料定蜀軍千里出擊,加以蜀道難行,運糧不易,利在速戰(zhàn)速決,魏方‘只要堅實,不要出戰(zhàn),即可以逸待勞,令蜀兵不戰(zhàn)自退”。因此,他“深溝高壘,堅實不出”。

后來諸葛亮給司馬懿書一封,并送一套婦女服裝,意在激怒對方。雖然司馬懿胸中大怒,卻又是‘佯笑”,還像老熟人似的與來使嘮家常,得到‘孔明食少事煩,豈能長久”的重要情報,進一步證明了魏方戰(zhàn)略部署的正確性。就這樣,司馬懿終于將諸葛亮拖垮,贏得了最后的勝利。

縱觀司馬懿幾十年的‘工作史”,便知他是何等的可欽和可佩,他29歲被曹操以聰明、剛斷召入丞相府,入仕后長期面對明爭暗斗,居于虎穴卻不失,置危難而無險,在紛繁復雜的政治環(huán)境和軍事環(huán)境中,他屢屢升遷,數(shù)立戰(zhàn)功,終于戰(zhàn)勝了舉世推崇的諸葛亮,消滅了割據三世的公孫淵,為我國北方及三國的統(tǒng)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備注:“掃地僧”乃金庸小說《天龍八部》中的第一高手,武功已臻【zhēn】化境)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