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云人物 > 正文

雍正皇帝為什么要除掉助他登基的大將年羹堯

2017-07-06 10:17:17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雍正為了制衡胤禩、胤禟、胤禵,搞了一些政治上的花樣,但這些花樣、戲法靈不靈,還要看雍正在政治上有無起色。年羹堯平定青海叛亂不啻于向

雍正為了制衡胤禩、胤禟、胤禵,搞了一些政治上的花樣,但這些花樣、戲法靈不靈,還要看雍正在政治上有無起色。年羹堯平定青海叛亂不啻于向朝野內(nèi)外宣告雍正的“知人之明”。

而且青海問題康熙都沒有解決利索,到了雍正手里不到幾個月就出奇地料理干凈,這讓那些原本心存反對的敵對者也說不出來什么。隆科多在擁戴雍正即位上立了第一功,年羹堯并沒有直接參與擁立,所以,在雍正即位這件事上,年羹堯遜于隆科多。

可是到了清雍正二年,年羹堯建功西北,比較胤禵當初還要風光,勢頭開始超越隆科多,成為雍正在這一時期的頭號寵臣。年羹堯最巔峰的時候拜撫遠大將軍不說,還賜封一等公,年羹堯的父親年遐齡也受封一等公。

賞加太傅頭銜,兒子年斌受封一等子(子爵),說起來真是闔門顯達。年羹堯是川陜總督,可手伸得很長,云南的事情他也能管,山西巡撫不按照年羹堯的話辦事,雍正就把這個巡撫給撤了。

朝廷有重大人事變動,雍正也征求年羹堯的意見,年羹堯保薦的人,吏部、兵部都特別重視,當做大事來辦,一時號稱“年選”;雍正還親密地對年羹堯說:“你此番心行,朕實不知如何疼你,方有顏對天地神明也?!?/p>

這還不算,雍正對年羹堯賭咒發(fā)誓說:“朕不為出色的皇帝,不能酬賞爾之待朕?!币簿褪钦f雍正不當一個好皇帝,第一個就對不起年羹堯。這種肉麻的話簡直是亙古未見。

雍正賜給年羹堯荔枝,為了保鮮,讓驛站派人狂奔,從京師到西安只用了6天,比起當年“一騎紅塵妃子笑”的楊貴妃,似乎也不差什么。年羹堯雖說是“藩邸舊人”。

可并不真正了解眼下這位新皇帝,他滿以為皇帝對他這么好,即使不能天長地久,也不至于出什么意外。所以,他根本不做多余的考慮,進京朝覲時,王公大臣下馬問候他,他也就點點頭,有些臣僚跪接,他連看都不看一眼。

年羹堯氣焰熏天的同時,隆科多也風生水起、煊赫一時。隆科多擁戴雍正即位,受封太保、吏部尚書、理藩院尚書、《圣祖仁皇帝實錄》總裁官、《大清會典》總裁官、《明史》監(jiān)修總裁。

雍正提到他總是叫他“舅舅”,親熱程度是比較少有的。年羹堯得寵看不起隆科多,雍正當然不能告訴年羹堯隆科多擁戴他即位的事,只能旁敲側(cè)擊地說:“舅舅隆科多,此人真圣祖皇帝忠臣,朕之功臣,國家良臣,真正當代第一超群拔類之稀有大臣也?!?/p>

隆科多一人兼了這么多的“臣”,威猛程度明顯高于年羹堯,雍正還怕這兩人心里彼此結(jié)成什么疙瘩,專門指定年羹堯的長子年熙過繼給隆科多為兒子。

隆科多已經(jīng)有了兩個兒子,得到這個過繼的年熙便告訴雍正說:“臣命中當有三子,今得皇上加恩賞賜,直如上天所賜?!彼€表態(tài)說:“我二人(指他和年羹堯)若少作兩個人看,就是負皇上矣?!?/p>

這就是他準備和年羹堯團結(jié)到底的意思,雍正、年羹堯、隆科多“三位一體”的“千古君臣知遇榜樣”,沒有像雍正自己說的那樣,更沒有像年、隆期待的那樣,不過一年多的光景,新皇帝就翻臉了。

雍正為什么對年羹堯、隆科多翻臉?年羹堯、隆科多本來是雍正對付胤禩集團的兩把利刃,沒想到先于胤禩集團走向覆滅。到底原因何在?以往一些清史研究者多以年羹堯、隆科多“驕縱不法”作為唯一的答案。

這是不準確的,也沒有道出年、隆遇難的真相。“狡兔依然在,良犬先烹”的歷史現(xiàn)象盡管較少,可并不是沒有。

我們先來看年羹堯的下場。年羹堯在雍正眼里是一個有“前科”的人物,早在皇子時代,雍正就因為年羹堯曾經(jīng)示好于皇三子胤祉的門人孟光祖而大動肝火,罵年羹堯是“惡少”。

還威脅年說要去皇帝那里揭發(fā),搞得年羹堯不得不俯首帖耳??墒?,年羹堯雖說是雍正所謂的“藩邸舊人”,但畢竟也是朝廷的封疆大吏,雍正貴為皇子卻沒有直接統(tǒng)屬年羹堯的權力。

最讓雍正深感忌諱的是,皇九子胤禟曾派外國人穆景遠拉攏年羹堯,穆景遠對年羹堯說:“九阿哥貌似有福之人,將來很有可能會被立為皇太子。”年羹堯并不為所動,可這一場景卻被雍正深深地記在了心上。

此后胤禟被軟禁在西北交給年羹堯管理,年羹堯上奏說胤禟“頗知收斂”,這明里已經(jīng)給胤禟說好話了,雍正不以為然地批駁說,胤禟是奸宄叵測之人,繼續(xù)提防才行。可見在整治胤禩、胤禟這件事上,雍正、年羹堯是有一定分歧的。

因為年羹堯軍功顯赫,他被貶到杭州時,坐在涌金門一側(cè),販夫走卒見到年羹堯都不敢上前,說“年大將軍在此”而作為后來雍正確定的皇儲弘歷。

也對年羹堯抱有很大的同情,他堅持認為像年羹堯這樣難得的名將應該留下來應對西北的戰(zhàn)事,此事來自于《永憲錄》的記載。

當時朝中無人敢對年羹堯事件發(fā)表真實看法,只有弘歷一個人這么說,可他的觀點也代表了很多人的想法,從后來雍正在西北兩路用兵缺乏得力的大將這一事實來看,弘歷的建言比較具有遠見。年羹堯如此人望,也就差一死了。

年羹堯既死,“真正當代第一超群拔類之稀有大臣”隆科多也走到了人生的盡頭。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