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云人物 > 正文

農(nóng)民起義領袖黃巢殺人800萬是否真有其事

2017-07-06 10:21:02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廣明元年,黃巢稱帝,建立了大齊政權。在黃巢當上天子之后,他并沒有使得百姓的生活富足起來,而是政治上越發(fā)的奢靡和放蕩,根本沒有將百姓

廣明元年,黃巢稱帝,建立了大齊政權。在黃巢當上天子之后,他并沒有使得百姓的生活富足起來,而是政治上越發(fā)的奢靡和放蕩,根本沒有將百姓和天下作為自己的首要任務,而是政治上越發(fā)的奢靡和放蕩,非常滿足自己所處的現(xiàn)狀。

因為黃巢奢靡的腐敗,于是便有文人作詩來諷刺黃巢的行為,黃巢知道后非常生氣下令立馬徹查此事,可是未查出是誰做的詩。黃巢一怒之后索性將長安城三千多名儒生都殺了精光。

由于黃巢軍隊連年的揮霍,他們搶來的財務都已經(jīng)消耗殆盡。在他入住長安城之后,他并沒有召集百姓來開墾荒地,而是吃著從唐軍或者百姓那收刮來的食物。不到兩年,他們的糧食早已入不敷出了。而且此時的長安,無論是百姓還是官員,早已被黃巢的軍隊搜刮個底朝天,他們也沒有多余的糧食了。軍糧成了黃巢軍隊的最大的問題。黃巢只能將無辜的百姓充當軍糧,雖然這事在當時非常隱秘,但是還是被傳的沸沸揚揚,從這次的浩劫中百姓認清了黃巢的真實面目。

之后,唐軍會合的大部隊打敗了黃巢的軍隊,進逼京師,黃巢選擇了逃離長安,但是并沒有跑遠。在當天夜里,黃巢進行反擊,把唐軍趕出長安,長安城又落到了黃巢的手中。在這次的事件中,黃巢認為是因為長安城百姓對唐軍的支援才使得齊軍的打敗,于是,他下令屠城,將長安城中所有的男子全部殺掉,當時的長安城血流成河。

敢笑黃巢不丈夫的是誰

人們把黃巢和宋江這兩個爭議人物聯(lián)系在一起,是源自于宋江在酒后所著的一首詩。詩中寫道:心在山東身在吳,飄蓬江海謾嗟吁。他時若遂凌云志,敢笑黃巢不丈夫!其中,這首詩歌中的“敢笑黃巢不丈夫”表達了宋江對黃巢的蔑視,認為黃巢不是大丈夫,自己才是大丈夫。

不過,這兩人還是有共同之處的。兩人都是農(nóng)民起義的領袖,都發(fā)生在朝代盛世的末年。黃巢起義發(fā)生在唐朝的末年,導致唐朝滅亡,進入五代十國的階段。宋江的起義是發(fā)生在宋朝的末年,但是影響卻遠不及黃巢起義。拋開歷史的偏見,黃巢的影響是遠遠超過宋江的,黃巢在義軍的擁護下稱王,自號“沖天大將軍”,建立了大齊的政權,是歷史上相當了不起的人物。

黃巢是唐末農(nóng)民起義軍的領袖,由于他過人的膽識和勇猛的性格,在王仙芝之后他便成為了起義軍的最高的領袖人物,輾轉(zhuǎn)于各個地方,最后進軍長安稱王,直到他戰(zhàn)死在沙場之上。宋江是《水滸傳》里面的傳奇人物之一,梁山好漢一百零八將的領導人物,原是押司,在托塔天王晁蓋死后他便成為了梁山的領袖,極大主張讓好漢們接受朝廷的招安,并且在招安之后替宋朝攻打起義軍,但不久后被奸臣毒害。

兩個人物在歷史中并不屬于改朝換代的大人物,而是許多農(nóng)民起義中的一些點滴,在歷史的長河中也只留下了幾筆。但是,兩人的南征北戰(zhàn),戰(zhàn)功顯赫,在歷史上留下了短暫的一頁。

農(nóng)民起義軍領袖黃巢墓在哪里

黃巢在兵敗狼虎谷之后死于泰山,他的頭顱獻給了成都的天子,天子就將其進行就地掩埋。但是在國內(nèi)疑似他的墳墓竟然多達五處。據(jù)史料記載,黃巢的墳墓位于武侯祠的旁邊。另一處位于泰山腳下的一個村中。還有其他三個地方分別在九頂山、寧波雪竇寺和湖北英山。

第一種說法是黃巢墓在狼虎谷。根據(jù)《唐書》的記載,黃巢確實死在狼虎谷。于是,大唐的官員們在他的死處立了一塊墓碑,以此來警醒世人。

第二種說法是黃巢沒有死在狼虎谷而是在泰山。所以他的墓在泰山。清代的學者在《泰山道里記》中明確記載了黃巢墓在泰山,而且還記載了墳墓的高、長、寬。這個地方跟狼虎谷有幾十公里的路程,如果真是黃巢尸骨埋葬的地方,就能證明黃巢沒有死在狼虎谷。

第三種說法是黃巢死后他的頭顱被獻給了成都天子,他的尸體丟棄在了荒野,為了防止黨羽為他建造墳墓,于是便把他的首級埋在了諸葛武侯祠的旁邊。但是由于常年沒人祭祀管理,再加上統(tǒng)治者的破壞,已經(jīng)蕩然無存了。

第四種說法是黃巢在泰山兵敗之后并沒有死掉,而是用部下作為替身逃過了一劫,并率領軍隊逃亡大別山,黃巢死后他的兵員將他葬在黃巢廟中。

第五種說法黃巢墓在寧波雪竇寺,所以雪竇寺也稱為黃巢墓,并且還有他的兒子黃文明的后代和黃氏族譜為證。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