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殺功臣元老為何唯獨他活了70歲善終?
明朝開國元勛中,除了湯和等寥寥幾人幸免于難,大多數(shù)人都不得善終:徐達(dá)發(fā)背癰吃蒸鵝而死;常遇春病故早亡,躲過一劫;劉伯溫?fù)?jù)說被胡惟庸授令毒死;但胡惟庸自己也沒有得意多久,不久就被主子以“擅權(quán)植黨”、“枉法誣賢”的罪名處死,遭受牽連者多達(dá)三萬余人,朱元璋甚至在胡死后十年,還給他安插了一個“通倭謀反”的十惡不赦罪名,這就是明朝歷史上著名的“胡惟庸案”。胡的死,造成了終明朝一代沒有宰相一職,從此自秦漢以來建立的宰相制度,在此宣告壽終正寢,明朝以后的清朝,只有口稱“奴才”的所謂“大學(xué)士”而沒有鐵骨錚錚為民請命的魏征、文天祥等宰相,不得不說是中國歷史的悲哀。
接下來說說湯和,湯和能在朱元璋的眼皮底下尋個善終,是真正的奇跡。朱元璋屠戮功臣的史實已是耳熟能祥,可湯和偏偏能在浩劫中安活下來。老湯與朱元璋的關(guān)系不一般,是老朱的“發(fā)小”。童年時和朱元璋一起放牛,青年時正是他的一封信把窩在破廟里討生活的朱元璋拉上了造反之路,朱元璋濠州投軍時,湯和還是朱元璋的上司,可從那時候開始,老湯就對朱元璋必恭必敬,成為朱皇帝最早的鐵桿親信。
以湯和的履歷和地位,在建國后他不可能不招致朱元璋的猜忌,但湯和的優(yōu)點正是他這種“識時務(wù)”的判斷力與處事方法。湯和基本做到了與世無爭,實為老資格元勛的他極少炫耀自己的功勞,元朝滅亡后,湯和是第一個主動交出兵權(quán)的將領(lǐng),后來倭寇擾邊,又是湯和受命戍守山東沿海,確保了明朝海疆的安全,功成后毫不爭功,把朱元璋的賞賜分給故交后歸養(yǎng)故里,這種與世無爭的態(tài)度也使老朱終于對他放下了戒心。
老資格的湯和在明朝建國后的官位遠(yuǎn)不如許多功臣那樣顯赫,而他的結(jié)局無疑卻是最好的,說起這位老好人的一生,真讓人感嘆吃虧就是福啊?;丶液笏值驼{(diào)做人,從不以功臣自居,并且束縛子孫家奴,遵守法紀(jì),不授人以柄。他知道,朱元璋的耳目一刻也沒有放松對他的監(jiān)視,他的一舉一動都會被報到朱元璋那里,因而他就整天吃酒下棋,游山玩水,含飴弄孫,從不結(jié)交地方官和鄉(xiāng)紳,給人一副只貪圖享受,別的事一概不管不問的印象。讓朱元璋非常放心。就這樣,他令人難以置信地活到了洪武二十八年,以七十歲的高齡而逝,是明初少有的幾個能善終的老臣,死后追封為東甌王,謚襄武,可說是備極哀榮。朱元璋是鐵了心要殺盡功臣的,湯和能成漏網(wǎng)之魚,確實是個奇跡。可見,《明史》里說湯和“沉敏多智數(shù)”,絕非溢美之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