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云人物 > 正文

解密秦末名將英布:為何司馬遷又稱其為黥布?

2016-06-23 13:05:35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英布是較早反秦起義的豪杰之一,后跟隨項羽,在與秦軍作戰(zhàn)中英勇善戰(zhàn),屢立戰(zhàn)功,破秦后被封為九江王。楚漢相爭時,英布叛楚歸漢,被立為淮

英布是較早反秦起義的豪杰之一,后跟隨項羽,在與秦軍作戰(zhàn)中英勇善戰(zhàn),屢立戰(zhàn)功,破秦后被封為九江王。楚漢相爭時,英布叛楚歸漢,被立為淮南王,共同攻擊項羽。打敗項羽,劉邦當了皇帝,英布正式到封地上任,并持有皇帝頒發(fā)的印信。漢高祖十一年(前196),劉邦的老婆呂后殺了韓信,劉邦親自出征誅殺了梁王彭越,英布害怕下一個被殺的就是自己,因而起兵造反,次年兵敗被殺。在《史記》中,司馬遷把他放在列傳當中,且單獨立傳,可見這個人在歷史上有著重要的一席之地。然而,這樣一個有名有姓的人,司馬遷在為他作傳時卻不用他的本姓,而把他稱之為黥布,這究竟是為什么呢?

英布出身低賤,因為受黥刑而被稱之為黥布。

英布是六縣(今安徽六安市)人,出生于平民之家。到了壯年,因為犯法被判處黥刑,押送到驪山服勞役。驪山的刑徒有幾十萬,英布專門和這些人當中的頭目、豪杰往來,終于帶著這些人逃到了長江之中做了強盜。如果說在此之前,英布一介平民百姓、一個臉上帶著黑色刑印記號的罪犯,叫個黑布白布或者阿狗阿貓的沒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是成為強盜頭子,那么就不一樣了。這時候,不用說秦朝的法律嚴苛,就是在任何一個朝代,都是要對他進行通緝的。如果要進行通緝,布這個名、黥這個顯著標志一定都會寫在通緝令上,通緝令貼的越多越廣,黥布的知名度也就越高。布是常見生活用品,吃得飽穿得暖是一般人的生活追求,名字叫布的人不少,像英布同時代的人在項羽手下的就有一個季布,彭越手下有個大臣叫欒布,三國時期有一個呂布等等。古代人的名字絕大多數(shù)都是單字,重名的情況很嚴重,尤其是古人稱呼他人或者自稱都只稱名字不帶著姓,這就加重了區(qū)別的困難。為了便于區(qū)別,讓聽的人知道究竟是誰并牢牢記住,人們用了很多方法來進行界定,如表字、別號、外號、加地域名稱等等。像關羽字云長,“云長”是表字;蘇軾又稱蘇東坡,“東坡居士”就是號;《水滸傳》中的人物各個都有一個外號,雖說這些外號大部分都是為了塑造藝術形象的需要,但也反映了一種現(xiàn)實;在《三國演義》中,張飛一出場就自報家門,他是燕人張翼德,趙云是常山趙子龍,也是說明叫飛叫云的人很多。英布有這么一個現(xiàn)成的響亮名號,又豈能不用!英布曾經讓人看過相,說是他會在受刑之后稱王。等到他真的受了刑,他反而很高興,別人笑話他也不在乎。這表明,人們叫他黥布,他不但不會惱怒,反而會樂意接受。時人形成了習慣,延續(xù)到司馬遷時期,有可能仍然是這種叫法。既然這個別名響亮,人們已經習慣,司馬遷也就樂意這樣用了。

英布不能忠君事主,稱之為黥布,有形象上貶損的意思。

陳勝起義的時候,英布就去見番縣令吳芮并跟他的部下一起反叛秦朝。陳勝兵敗后,英布帶兵北上,在清波打敗了秦軍,然后帶兵東進。聽說項梁在會稽起事,待他渡過長江后,英布帶著軍隊歸屬了項梁。在項梁軍中,英布驍勇善戰(zhàn),總是列入眾軍之首。項梁擁立楚懷王,英布被封為當陽君。項梁死后,英布歸屬項羽。在巨鹿之戰(zhàn)中,項羽派英布率先渡河,英布初戰(zhàn)告捷,再戰(zhàn)再勝,為項羽大軍打開了勝利之門。打敗秦軍的主將章邯后,又是英布攻破函谷關,項羽才能夠順利進入咸陽。正是因為英布戰(zhàn)功卓著,分封時被封為九江王。

然而,當了王的英布卻和項羽離心離德,最終背叛了楚國。

漢二年(前205),也就是項羽分封的第二年,齊王田榮叛楚,項羽征討齊國,向英布征調軍隊,英布托病不出,只派出了一支幾千人的隊伍應付項羽。劉邦打敗楚軍,攻進彭城,英布見死不救,等待觀望。這惹惱了項羽,派人責備,并召他前往,英布恐慌,不敢面見項羽。項羽考慮到和英布畢竟是老交情,又面臨著齊國、漢王劉邦這兩大強敵,不但沒有征討他,反而想親近任用他。

漢三年,劉邦攻打彭城失利,退回到梁地。劉邦派隨何來到淮南勸英布背楚歸漢,正趕上項羽也派人來到這兒,催促英布出兵。這時候的英布腳踩兩只船,表面上答應歸漢,卻仍然留下楚國使者,事情被隨何揭穿,并在隨何的逼迫下這才殺了楚使歸漢。

項羽死后,劉邦做了皇帝,繼續(xù)冊封英布為淮南王。到了漢十一年(前196),呂后殺了已經被降格為淮陰侯的韓信,英布內心產生了恐懼。這年夏天,劉邦誅殺了梁王彭越,并把彭越剁成了肉醬分給諸侯。肉醬送到淮南,英布更加害怕,于是暗中集結軍隊,偵察周邊軍事情況。英布猜忌多疑,氣量狹小。他的一個愛妾病了,請醫(yī)治療,醫(yī)師的家和中大夫賁赫的家住對門,那個愛妾多次去醫(yī)師家治療,賁赫以為自己是英布的屬下,就送去了豐厚的禮物,并隨愛妾在醫(yī)家飲酒。在閑話當中,愛妾說了賁赫是老實人,英布就非常生氣。當愛妾把自己求醫(yī)的事情原原本本地說了,英布更是懷疑這個愛妾和賁赫有淫亂關系,就打算逮捕賁赫。賁赫逃走,準備到長安把英布整軍備戰(zhàn)的事情報告朝廷。英布害怕賁赫到朝廷告狀,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把賁赫的全家都殺了,起兵造反。

英布成名封王都是依靠的項羽,卻最終背叛了項羽。楚漢相爭時又首鼠兩端,最終選擇了劉邦又不能善始善終,這種政治上變化多端,誰勢力強、誰給我好處多就投靠誰的處世為人不是王者之道。由此我們可以理解,司馬遷的意思是:英布不配英雄之名,說到底只能是個面刺刑印的徒役,就該叫黥布。

英布不知羞恥,殺降作孽,弒君忤逆,為人所不齒。

英布小時候有人給他看相,說,當在受刑之后為王。后來真的犯了法,被判處黥刑。英布愉快地笑了,還將這種事情說給別人聽。

面上刺字,這是對人格的極大侮辱!它表明,這個人從此永遠是個“罪犯”,活著不能與人平等,死后也有可能難入祖墳。英布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可見其做人的標準是如此低下!人一旦有了這種想法,他還會把犯罪當回事嗎?改朝換代,罪犯可以成為英雄,但那只是針對政治犯而言,這種面刺金印的刑事犯,不是人們效法的對象。在《水滸傳》里,宋江一心想讓朝廷招安,每次提出來,都會遭到一些人的反對,唯有找到一個安道全,給大家整容取消了臉上的金印,沒有一個人反對。這是為什么?當官進入一個腐敗的官場不是每一個人的心愿,做一個正常人卻是每個人最起碼的標準。

司馬遷有理由鄙視這樣的人。

秦二世三年(前207),章邯兵敗,由于擔心趙高陷害被殺,帶著二十萬士卒投降了項羽。項羽帶著這二十萬人西行入關,不但得不到軍力的提升,反而要分兵提防著他們。諸侯的軍隊不能善待這些投降的士兵,使他們產生了怨言。二十萬心生怨恨的士兵是可怕的,項羽決定坑殺這些降卒,執(zhí)行這個決定的就是英布。二十萬人就這么一夜之間消失了,這是作了多大的孽呀!白起之后,項羽、英布就是最大的劊子手。

劊子手英布,就該是黥布。

項羽進入咸陽,殺了秦朝已經投降了的王子嬰,分封諸侯,英布被立為九江王,尊原來的那個楚懷王為義帝,遷都長沙。義帝這個人雖然沒有什么勢力和政治作為,但畢竟是項羽名義上的上級,留著他多有不便,于是就決定殺了他。執(zhí)行這個命令的,就是英布。雖然命令是項羽下達的,但執(zhí)行者也脫不了弒君的干系。自古以來,弒君者就是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稱之為黥布,也是一種討伐。所以,英布的這個“字”不但刺在臉上,還會永遠的刺在他不光彩的人生歷史上。

在《史記》中,司馬遷很明確地寫明了英布姓英,也就是說,不管時人怎么樣稱呼他,或者是他為了名頭的響亮樂意接受黥布這個稱謂,在當時正式行文當中,還是會稱他英布的。但是,司馬遷在書中用黥布這個名字,絕對不是怎么方便怎么來,而應該理解為有意為之,黥是一種刑罰,他是想告訴人們,英布是個有罪的人。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