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云人物 > 正文

歷史上阿斗不傻:蜀漢五虎將謚號里隱藏的秘密

2016-06-25 13:11:21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在三國蜀漢政權里,共有十二位有功之臣身后得到了追謚。除了第一位法正是劉備親賜的謚號外,其余十一人都是后繼的一把手劉禪欽定的。謚號作

在三國蜀漢政權里,共有十二位有功之臣身后得到了追謚。除了第一位法正是劉備親賜的謚號外,其余十一人都是后繼的一把手劉禪欽定的。謚號作為一種榮譽象征,代表了官方蓋棺定論式的評價,并不是隨便就能享有的。對于謚號,劉禪的理解是“存有令問,則亡加美謚”,意思是活著時有美好名聲的人,那么去世后就給他加上美好的謚號。而赫赫有名的關張馬黃趙五虎將的謚號卻是在最后一個批次被劉禪賜予,而且謚號的稱謂又是那么的耐人尋味。阿斗對這五位叔父級人物到底持有什么印象?讓我們從五虎將戎馬倥傯的革命生涯中探尋推測一番蜀漢朝廷的人事風云吧。

后世捧到上天的關二爺被追謚為壯繆侯。這個謚號是非常值得玩味的。從我查閱的資料來分析,這里的“壯”含有勇武有力、武而不遂的意思,“繆”則是名與實爽,連起來就意味著盛名之下其實難副。按照美謚、平謚、惡謚三分法,關羽的謚號不算惡謚也基本差不多了。用劉禪的賜謚理念反推一下,就可以看出阿斗對這位二叔并不抱好感。

關羽被東吳算計死的時候,阿斗還是個十三歲的孩子,立為太子不過一年的時間。一個征戰(zhàn)在外,一個長于深宮;一個只對老大忠心不二,一個但求嬉戲游樂;一個高傲自重,一個懵懂無知,所以倆人不存在交往上的必要和利害上的沖突。少年阿斗不會在意關羽的作為與性格,但是帝王阿斗會在意的。蜀漢政權衰弱的直接誘因就是關羽丟失荊州兵敗身死。他的死又連帶了張飛的遇刺身亡和劉備的中道崩殂。在劉禪執(zhí)政的四十多年里,孔明和姜維的多次北伐而未功成,正是缺少了荊州這塊戰(zhàn)略要沖。從蜀漢的國策和國運來看,關羽實在功不抵過。所以阿斗認為關羽素質與職務不成正比,基本是個花架子。

張飛的兩個閨女都嫁給了阿斗。對這位老泰山,阿斗給出了桓侯的謚號?;刚撸偻练h也。意思就是承認了張飛在政權建立過程中開拓疆土的征戰(zhàn)之功。在這個貌似實事求是的謚號背后,仍然隱藏了一些東西。因為他們的特殊關系。

公元221年3月,張飛被人害死,5月阿斗榮升皇太子,緊接著迎娶張飛的大閨女為太子妃。不是阿斗看中了張大閨女,而是他的父親把對張家的垂懷之情轉化成了兒女親事。對于這樁政治婚姻,阿斗的心里是有想法的。我們不知道這位張大閨女的容貌和年齡,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阿斗并不喜歡她。他喜歡上的卻是陪伴張大閨女一起入宮的王侍女,并與她珠胎暗結,生了個兒子,就是后來立為太子的劉睿(加王旁)。可見阿斗對張大閨女并沒有情分,對已故的岳父就更缺乏感情了。張大閨女嫁入劉門十六年后,郁郁而終。在她尸骨未寒之際,阿斗看上了她那美貌的妹妹,公然將其納為貴人后冊立為皇后。其時,相父諸葛亮已經去世,阿斗理所當然地為所欲為了。也許正是看在張二閨女的面上,阿斗才給了張飛一個看上去很美的謚號。

馬超是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投奔了劉氏集團。這位威震西涼的響當當漢子,任何人都不能小覷。劉大耳同意接受馬超的時候,他正在成都圍攻劉璋數月而不下。馬超率兵直接抵達成都城下向劉備請降,城里劉璋的人馬看到馬超來了,十分震怖。劉璋立馬放棄抵抗,舉手投降。馬超的剛猛威武由此可見一斑。劉禪看重馬超這股勁,賜謚威侯。

威侯的“威”還有執(zhí)正無邪的寓意,劉禪對馬超的評價還是中肯的。這個起因于馬超及時打了一個欲圖不軌的人的小報告。這個人叫彭恙(下為永字)。他有點才華,但自視甚高,得意時很張狂,失意時很牢騷。諸葛亮認為他不是個好鳥,建議劉備疏遠了他,還準備把他從京官下到地方。彭恙聽到這個消息,心底憤恨,思謀著馬超是個外來戶,找到馬超說咱們來個里應外合,天下可定了。馬超自來到蜀漢一直謹小慎微,聽了這話,半天沒吭聲。隨后他將彭恙來訪的具體經過詳細呈報上去,彭恙因涉嫌謀反而被誅殺。劉禪就是從這件事上判斷馬超是個不玩陰謀詭計的人。

老將黃忠自歸順劉備以后,表現一直很搶眼。每次打仗他帶頭沖鋒陷陣,勇毅冠絕三軍。劉禪賜他剛侯謚號,是恰如其分的。剛者,威武不屈,利祿不惑,老邁不服??磥恚瑒⒍U的確是黃忠的一個知音。

五虎將里數趙云的人緣最好,人氣最旺,后世喜歡、敬仰、崇拜他的人遠遠超出其他四位。大概是因為他相貌俊美,智勇雙全,品行高貴的緣故吧。對這位救命恩人,劉禪追封了順平侯的謚號。慈和遍服曰順,執(zhí)事有制曰平。阿斗充分肯定了趙云做事規(guī)矩、待人親和的品質。有人認為這樣的謚號不足以反映趙云一生的功績。以我推測,劉禪并沒有點避重就輕,而是高度概括了趙云的人生特色。

趙云在長阪坡血染戰(zhàn)袍救下了阿斗的小命,在大江之中截迫孫夫人改變了阿斗的命運,兩次相救讓劉氏父子不能不對他另眼相看。但趙云在領導面前,從不恃恩而驕,始終表現了一個臣子的本色。在蜀漢政權以劉禪為首的君權和以諸葛亮為首的相權兩股勢力暗流涌動的形勢中,趙云堅定地跟隨在諸葛亮的身后,為諸葛亮治國大略的有序展開貢獻著自己的力量。他傾向于諸葛亮,是清醒認識到只有諸葛亮才能讓國家長治久安。這也是他執(zhí)事有制的一種信念上的選擇吧。趙云作為元老級人物,不搞拉幫結派,不分親疏遠近,對每件事都按規(guī)矩出牌,對每個人都用公心對待。在互相傾軋、斗爭激烈的蜀漢集團內部,趙云可謂出塵不染,被當時的輿論推崇為溫良恭儉讓的典范。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