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古人的“身份證” 清代腰牌刻持牌人面部特征
現(xiàn)代社會,身份證作為個人信息的一種外用“標識”,其用途越來越廣泛,尤其對于那些經(jīng)常外出的人來說,不帶身份證幾乎是寸步難行。非但今人注重身份證,古人也是極其看重身份證的,只是那時的身份證與現(xiàn)時的身份證有著很大的區(qū)別。中國古代的身份證叫做“符”——這可不是江湖術士畫的那種驅鬼逐怪的“神符”,而是一種用木頭或金屬做成的小物件。隋唐時期,中國出現(xiàn)了最早的“身份證”——“魚符”。這種“身份證”狀如魚,分左右兩片,上面有孔,用來系掛?!棒~符”是官員特有的“身份證”,普通老百姓還沒有這份待遇?!棒~符”上面刻有持符官員的姓名、官職、任職衙門、官階等。魚符的材質(zhì)因官階的高低而不同:親王、三品以上的高官用的魚符是金子做的;五品以上的官員用的是銀質(zhì)魚符;六品以下的官員用的是銅質(zhì)魚符。為了方便官員們出門辦事攜帶魚符方便,朝廷還專門為官員們定做了一種裝魚符的“魚袋”,而且要求是“符不離袋、袋不離符”。官員們朝見皇帝、會見同僚、外出辦事,都得先亮“魚符”,以“驗明正身”,然后才能為對方承認和接納,所以當時曾有“附身魚符者,以明貴賤,應召命”之說。
俗話說:一個皇上一個令,一個和尚一個磬?;实蹞Q了,魚符也跟著“變臉”。武則天當政時,“魚符”換成了“龜符”,用途沒變,只是外形和材質(zhì)變了。后來,“龜符”又相繼變成了“虎符”“龍符”“麟符”。符的形狀和材質(zhì)都發(fā)生了變化,其“職能”也增加了:除了證明身份之外,還多了一項權限功能:亮一亮手中的“符”,便可以調(diào)動、指揮軍隊和任免官吏。歸根結底,“符”還是身份的象征:身份高,權力就大。
明朝時,大概嫌金屬符太重,攜帶不方便,也是為了體現(xiàn)改朝換代的新氣象,官員們手中的金屬符統(tǒng)統(tǒng)換成了“牙牌”。牙牌的質(zhì)地有象牙、獸骨、木材等。牙牌像笏板一樣細長,上面刻有持牌人的姓名、職務、履歷、單位,其詳細程度類似于今天的超大號名片了。2004年,考古學家在南京明代寶船廠船塢遺址中,就發(fā)現(xiàn)了疑似鄭和的“身份證”——一塊“牙牌”,這是一塊由朝廷特制,前寬后窄、輪廓渾圓的烏木牙牌,上面有孔,是用來掛系腰間的,所以也稱“腰牌”。近年的考古研究發(fā)現(xiàn),從明代開始,“身份證”已經(jīng)由官場向社會擴散推廣了,社會上的一些顯貴也開始視持有“牙牌”“腰牌”為一種榮耀。明人陸容在《菽園雜記》中就有“凡在內(nèi)府出入者,無論貴賤皆懸牌,以避嫌疑”的記載??梢韵胍?,當時,“牙牌”像今天的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一樣受到舉國上下的推崇。清代時,牙牌少了,腰牌多了,而且腰牌上的個人信息更全面了:姓名、年齡、單位、職業(yè)、官銜等,高級點的腰牌居然還刻有持牌人的面部特征!——即使腰牌丟失被他人撿到,也無法冒用!其“防偽手段”之高可見一斑。
值得一提的是,清代時,身份證制度發(fā)生了一次大的變革,從腰間提到了頭頂——官員除了“腰牌”作為“身份證”之外,還發(fā)明了另一種“身份證”——頂子也即帽珠。這當然和清代的服飾有關。頂子的材質(zhì)有寶石、珊瑚、水晶、玉石、金屬等。階層不同,帽珠的材質(zhì)自然也不同:一品大員,帽珠為大紅頂子;鄉(xiāng)村秀才,帽珠為銅制頂子;普通老百姓無級無品,就用綢緞在腦袋上打個帽結。所以,人們在街上遇到了,一見對方頭上的頂子,便知其“身份”了。為了抬高身份,一些富商便指錢使銀“捐”個頂子,辦個假“身份證”,于是一些影視作品中才有了“紅頂高人”“紅頂鄉(xiāng)紳”的稱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