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歷史解密 > 正文

楚襄王所謂的與民同樂 楚襄王熊橫問于宋玉

2017-03-16 20:42:25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楚襄王是戰(zhàn)國時期楚國的國君,他出生于公元前329年,去世于公元前263年。關(guān)于楚襄王有很多的故事,比如蘇轍的《黃州快哉亭記》中有一段他的

楚襄王是戰(zhàn)國時期楚國的國君,他出生于公元前329年,去世于公元前263年。關(guān)于楚襄王有很多的故事,比如蘇轍的《黃州快哉亭記》中有一段他的故事,說的是楚襄王與民同樂,不過這個“與民同樂”只是楚襄王所謂的與民同樂。

《黃州快哉亭記》中寫道,從前,有一天楚襄王讓宋玉和景差跟著他游蘭臺宮,忽然,吹來了一陣風(fēng),颯颯作響,楚王見狀,迎著風(fēng),敞開了衣襟,說道:“這風(fēng)是多么的暢快??!這是我和百姓所共有的吧?!?/p>

宋玉聽后,對他說:“這只是大王的雄風(fēng)罷了,老百姓怎么可以和您一起享受它呢?”宋玉的這番話有著諷諫的意味的,楚襄王所謂的與民同樂只是他心中想象出來的“與民同樂”,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與民同樂”,因為百姓不能和他共享。

所以宋玉在諷刺楚襄王,他也指出了楚襄王所謂的與民同樂有多么的假。

和楚襄王一樣,歷史上有一個人也曾提出過“與民同樂”,這個人就是歐陽修,但是雖然是同一個詞,它們的本質(zhì)是不一樣的,因為歐陽修提出的“與民同樂”是真正意義上的與民同樂,當(dāng)歐陽修醉了,他和百姓一起快樂,醒了之后他便記錄了《醉翁亭記》,它體現(xiàn)的不是“與民同樂”的做作,更沒有高高在上的矯情,它是發(fā)自歐陽修和老百姓內(nèi)心的自愿和快樂,這與楚襄王所謂的與民同樂是不一樣的。

楚襄王熊橫問于宋玉

《楚襄王問于宋玉》是一篇出色的文章,它記錄了宋玉針對楚襄王所問“遺行”而作的問答。這篇文章巧妙地運用了借喻和夸張,全文流暢并且十分優(yōu)美,那么《楚襄王問于宋玉》具體講了什么呢?

文章的開始,楚襄王問了宋玉一個問題:“先生你或許有一些不檢點的行為吧?不然為何很多士人百姓都不稱贊你呢?”

宋玉聽后,回答楚襄王:“有一個客人在都城里唱歌,開始時他唱的是《下里》、《巴人》,跟著他唱的人有很多;之后那個人唱了《陽阿》、《薤露》,都城里跟著他唱的人減少到了幾百個人;等到他唱《陽春》、《白雪》時,跟著他唱的人不到幾十人了,就這樣,到了最后跟他唱歌的人才幾個。所以歌曲越是高雅,跟著唱的人就越少?!?/p>

之后宋玉還說,舊時鳥類里有鳳凰,魚類中有鯤魚,它們見多識廣,豈是小鷃雀、小鯢魚所能相比的,所以無論是鳥中的鳳凰,還是魚中的鯤魚,還是士人中杰出的人,他們都有超出于常人的獨自存在,一般人又怎么會知道我的所作所為呢?

宋玉是戰(zhàn)國后期楚國的辭賦家,有傳言說他是屈原的學(xué)生,他是一個富有想象力的人,面對楚襄王有些嘲諷的問話,他沒有過多地贊揚自己,而是用了歌曲、鳳凰、鯤魚來比喻,表達(dá)了自己無人鑒賞,但是也可以自賞的情緒,著實令人贊嘆。

莊辛說楚襄王什么

《莊辛說楚襄王》是一篇文章,講的是楚懷王被秦昭王扣留,死在了秦國,后來楚襄王即位,但是他一點都不上進,并且還親信小人,荒淫恣肆,導(dǎo)致楚國總是遭到秦國的進攻,兵敗地削。所以本文寫了莊辛兩次諫諍的故事。

莊辛對楚襄王說,如果您一味地放縱奢侈,不管理政事,那么楚國的國都就要危險了。楚襄王聽后,不以為然,覺得是莊辛年老糊涂。莊辛見狀,向楚襄王請求到趙國避難,然后呆在那來看楚國的變故。

之后莊辛離開楚國,去了趙國,在那生活了五個月。正如莊辛所言,秦國果然攻破了很多地方,楚襄王只能躲避到了城陽。楚襄王派人到趙國找莊辛,莊辛來到了城陽,楚襄王對他表示自己沒有聽他的話,導(dǎo)致了現(xiàn)在這種局面,不知道該怎么辦。

莊辛聽后,對楚襄王說,現(xiàn)在亡羊補牢,為時不晚,并且還給楚襄王舉了很多的例子,比如以前商湯、周武王有百里的土地,夏桀、紂王擁有天下,但是最后滅亡的卻是夏桀、紂王,為什么呢,因為人一旦有憂患了才可以保全自己,像蜻蜓在天空得想的時候可曾想到,它會被孩童拽下來,成了螻蟻的事物。除了蜻蜓,莊辛還舉了黃雀、天鵝、黃鵠等例子,目的就是為了告訴楚襄王,只有心系國家,對國家有憂患的意識,才能保全國家。

楚襄王聽后,渾身發(fā)抖,他趕緊封莊辛為陽陵君,不久之后,在莊辛的幫助下,楚襄王收復(fù)了淮北的土地。

楚襄王的決策之道有哪些

楚襄王的本名叫熊橫,他身為一國之君,并沒有多少的才華,但是他曾經(jīng)的一個決策之道還是得到了后人的贊賞的,那時楚襄王還是一個太子,那么這是怎么一回事,楚襄王的決策之道是怎樣的呢?

那時楚襄王在齊國做人質(zhì),他的父親死了,太子便向齊王提出來要回楚國,齊王不同意,還對他說你給我割讓東地500里,我才讓你回去。太子提出找?guī)煾瞪髯訂枂?,慎子聽了便說獻地是對你有利的。于是太子答應(yīng)了齊王,回到了楚國。

太子當(dāng)然不想真的割讓土地,可是為了能回國奔喪,他別無選擇?;貒?,太子即位為王,史稱楚襄王。楚襄王剛回國不久,齊國便派了使車50輛來向楚襄王要土地,楚襄王沒有辦法,決定問問群臣。

楚襄王先后問了子良、昭常和景鯉三個大臣,他們?nèi)齻€一個說給,給了之后出兵攻打齊國,一個說不能給,他可以去守住東地,一個說不能給,他可以去向秦國求助。所以問了群臣后,楚襄王也不知道該怎么辦了,所以他找到了師傅慎子,詢問他的想法。

慎子說,他覺得他們?nèi)说囊庖姸伎梢圆捎茫笤谏髯拥闹笇?dǎo)下,楚襄王巧妙地采納了子良、昭常和景鯉的意見,既維護了楚國的誠信,又保全了楚國的土地,為日后楚國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chǔ)。

楚襄王這一次面臨齊國的脅迫集思廣益,用正確的決策之道保全了國家,也贏得了后人的贊賞。

楚襄王與巫山神女發(fā)生了什么

楚襄王與巫山神女講述的是楚襄王夢見自己和巫山神女見面后的故事,它被記錄在了《神女賦》中,因為這部作品的出名,楚襄王和巫山女神的故事也一直被流傳了下來,那么這個故事講了什么呢?

楚襄王和宋玉一起游覽云夢之臺的時候,宋玉告訴他,以前楚懷王也曾在這里游覽過,之后遇到了一個神女。

原來宋玉在《高唐賦》里記載,楚懷王有一天在高唐游山玩水,睡覺時,夢到了一位神女,這個神女十分好看,并且還把自己的枕頭席子讓出來,找他求歡。兩個人于是恩愛了一夜,天亮之后,他們說了分手,神女給楚懷王留下了一個地址。楚懷王醒了之后,把這個夢告訴了宋玉,讓他作賦留作紀(jì)念,之后楚懷王還為神女修了神女廟。

楚襄王聽了這個之后,便問他那女子長什么樣,宋玉說她長得十分美麗,人間是找不到的。楚襄王很心動,他也想和父親楚懷王一樣,可以撞到個桃花運。令人稱奇的是,楚襄王真的在夢里見到了一個神女,可是他的運氣沒有像他父親那么好,心心念念希望發(fā)生的事情卻沒有發(fā)生。

之后,宋玉在《神女賦》里記錄了楚襄王見到神女的故事,因為楚襄王沒有和神女發(fā)生什么,所以在《神女賦》里,宋玉主要描寫的是神女優(yōu)美的容顏和神女見到楚襄王時復(fù)雜的感情。

其實對于這個故事,究竟夢見神女的人是楚王還是宋玉,一直都有著爭議。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