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叔痤是哪個國家的人?他有什么歷史事跡?
公叔痤是魏國的相國,也是魏國的駙馬,因為他迎娶了魏國公主。在戰(zhàn)國時期,魏國是第一個進行了改革變法的國家,即李俚變法。變法以后,魏國就變成了戰(zhàn)國國力最強的國家,傲視群雄。隨后,秦國出現(xiàn)了秦孝公變法,楚國進行了吳起變法,韓國有申不害變法,趙國則發(fā)起了“胡服騎射”改革??傊?,每個國家都在想辦法加速變強,走在前面。
公元前387年,孟嘗君田文去世,魏惠王將公叔痤封為相國,接替田文的魏相之位。魏國是一個人才濟濟的國家,經(jīng)過李俚變法以后,十分重視人才的招攬和培養(yǎng)。吳起本來是在魯國的,聽說魏國的魏文侯很重視人才,于是來到了魏國。魏文侯很賞識吳起的才能,吳起也沒有辜負魏文侯的信任,多次立下戰(zhàn)功。后來,魏文侯封吳起為西河郡的第一任郡守,在西河郡,吳起創(chuàng)立了武卒制,訓練練出了一支魏國的精銳之師。魏文侯死后,吳起繼續(xù)為魏王室效命,在魏武侯手下做事。
可是,即使吳起在魏文侯和魏武侯時期在西河郡立下了很多功勞,也是威望最高的人,魏武侯就是一直不將魏國空缺的相國之位封給吳起。直到齊國相國孟嘗君田文被齊湣王趕出了齊國,魏武侯接納了田文,還將魏國相國的位置交給了田文。吳起覺得這個位置本來是屬于他的,魏國根本沒有人比他的功勞更大,沒有人比他更有能力坐上這個位置。他質(zhì)問田文,有沒有他這樣的功勞和能力,田文機智應(yīng)對。田文認為,魏武侯才剛剛繼位,政局不穩(wěn),此時的魏文侯面臨的卻是百姓疑慮,大臣不親近的情況,這種時候若是讓吳起來當魏相,是很危險的一件事,所以魏武侯才會讓自己來當這個相國,而不是你吳起。吳起被說得心服口服,就沒有再計較這件事。
如今吳起依然還是魏國的大臣,威望比之前更高,功勞比之前更多更大,但他依然沒有當上魏相,反而是公叔痤當上了魏相。公叔痤害怕吳起對付自己,整天為這件事憂慮。這一天,公叔痤的一個隨從就向公叔痤提議,吳起為人有節(jié)操,很容易除掉。只需要告訴魏武王,吳起是一個大人才,心比天大,肯定不愿意待在魏國這個小國家,魏王要是想要試探吳起,就說要將公主嫁給他。若是吳起接受了公主,說明他愿意留在魏國,若是不接受,那就是不會長久的留在魏國。然后在魏武王接見吳起之前,公叔痤故意邀請了吳起,在吳起面前,公叔痤故意惹怒了公主,使得公主大聲辱罵身為相國的自己。吳起看到魏國公主竟然是這樣的而一個婦人,肯定不會娶她的。果然,公叔痤照著這個隨從的話做了以后,吳起不喜歡這個公主,拒絕了魏武王的提議。吳起受到魏武侯的猜忌,他害怕自己被殺,逃離魏國,到楚國去了。從此以后,魏國上下,沒有人可以威脅公叔痤的地位,他還迎娶了魏國公主,因此魏相的地位更加穩(wěn)固。
公元前362年,公叔痤擔任魏國將領(lǐng)一職,負責帶領(lǐng)魏軍對抗趙國和韓國的聯(lián)軍,公叔痤帶領(lǐng)魏軍在澮水北岸大敗聯(lián)軍,受到魏武侯的嘉賞。公叔痤不敢接受封賞,希望魏武侯要賞賜的話就賞賜給吳起的后人,因為吳起當年的訓練,魏軍們個個戰(zhàn)斗力十足,所以驍勇善戰(zhàn),自己只是帶領(lǐng)他們到戰(zhàn)場上去的人,并沒有功勞。魏武侯于是將封賞都給了吳起的后人,以及一些在戰(zhàn)爭中有功勞的將士們。
公叔痤遇到的第二個競爭對手是公孫鞅,一個來自衛(wèi)國的人。公孫鞅很擅長刑法之學,對于治理國家很有一套辦法。公叔痤賞識他,卻不得重用他。公叔痤好不容易趕走了吳起,不會給自己扶持一個對手,所以長期埋沒了公孫鞅的才能,只讓公孫鞅做了一個小小的中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