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去世后劉禪為什么要禁止百姓官員去奔喪
諸葛亮是我們熟知的歷史人物,他在三國時期作為蜀漢的丞相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到現(xiàn)在依然激勵著我們現(xiàn)代人。當初夷陵之戰(zhàn)后,蜀漢遭受慘重的失敗,國家岌岌可危,劉備在臨死之時就后主劉禪托付給了諸葛亮,成就了一段君臣肝膽相照的千古佳話。諸葛亮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對劉備的承諾,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帶著病出征,隕落在軍旅之中。
諸葛亮一生效力于蜀漢兩人君主,對劉備父子可以說你問心無愧了,而且他雖然掌握了蜀漢大權(quán),但沒有像曹操司馬懿那樣講權(quán)力交給自己的親屬,而是讓心系漢室的人來接替自己的職位,可以說是大公無私了,然后就在諸葛亮去世的消息傳到蜀漢都城成都后不久,后主劉禪卻下了一道讓人費解的命令,那就是禁止百姓官員去給諸葛亮奔喪,而且不允許在成都私自為諸葛亮立廟祭奠。后來有很多人通過這件事就認為劉禪是個忘恩負義的白眼狼,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小編以為卻不盡然。
當初劉備臨終之時把劉禪托付給諸葛亮,劉禪還只是個十幾歲的少年,直到諸葛亮去世劉禪也才不過快三十歲而已。從公元223年諸葛亮受命托孤到234年病逝于北伐軍中,這十幾年間蜀國的政事無論大小都出自于諸葛亮之手,盡管我們說諸葛亮在蜀漢為相大公無私,但也很難免不引起劉禪的排斥。
因為劉禪畢竟是蜀漢的皇帝,而且諸葛亮掌權(quán)的這段時間正值劉禪少年到青年的時期,這時候的年輕人是最不愿意受人控制的,應(yīng)該說劉禪對諸葛亮排斥的心理在很久之前就有了。所以在諸葛亮去世之后,劉禪命令不許給諸葛亮奔喪立廟是一種情緒上的發(fā)泄,或者是在表明自己對過去受到限制的不滿。這樣的理解是可以講通的。
那么說劉禪是白眼狼忘恩負義,這個小編倒不是很認同,在諸葛亮死后,劉禪基本還是按照諸葛生前的交代來的,讓蔣琬費祎等人掌控了蜀漢的大權(quán),而且諸葛亮治蜀的制度什么也并沒有發(fā)生什么重大變化,值得一說的就是劉禪對諸葛亮的家庭還是很照顧的。
后來劉禪特意將一個公主嫁給了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后來在蜀國的生死關(guān)頭,劉禪將當時蜀國留守的兵力交給了諸葛瞻去阻擋鄧艾,也可以看出劉禪對于諸葛亮一家還是相當優(yōu)待和器重的。至于在諸葛亮死后劉禪讓給諸葛亮奔喪的異常舉動,應(yīng)該是他一時的情緒宣泄,在劉禪心里他還是明白諸葛亮對于蜀漢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所以在后來他還是任用諸葛亮推薦的人才來治理蜀國,依然對于諸葛亮的家庭倍加撫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