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度饑餓可以維護健康
2017-07-05 07:26:22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
導語:若要小兒身???,腹中常有三分饑,身上常有三分寒。這是千百年來證明行之有效的民間育兒諺語?,F(xiàn)代社會中,卻有許多人違背了這個道理。有很
“若要小兒身??担怪谐S腥逐?,身上常有三分寒。”這是千百年來證明行之有效的民間育兒諺語。現(xiàn)代社會中,卻有許多人違背了這個道理。有很多肥胖兒童,都是吃得太多太飽所造成的。同樣的不良后果,也在成年人身上發(fā)生。攝入的熱量大于支出,是造成肥胖、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等慢性疾病的主要原因。
現(xiàn)代科學研究證明,人體在饑餓狀態(tài)下,腦垂體會減少死亡激素的分泌,并促進機體脂肪分解,轉(zhuǎn)化成糖原、能量,以維持大腦等重要器官生理活動的需要。保持適度的饑餓狀態(tài),能夠減輕胃腸道負擔,增加大腦的血液供應,增加人的活力。相反,經(jīng)常吃得過多過飽,就會加重消化系統(tǒng)的負擔,減少大腦的血液供應,人會變得容易疲勞,缺少生機與活力。遠在2000多年前,中國古代醫(yī)學家就提出一個人為了維持健康務必要控制飲食。“食飲有節(jié)”中人能“盡終其天年”的重要條件。并指出了食之過飽的危害:“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為澼痔。”(引自《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吃得過多過飽,會使人的筋脈受到損害,造成行動不便,或發(fā)生痔瘡、大腸病變等毛病。
吃得過多,容易引起肥胖,而肥胖者不但容易發(fā)生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還會發(fā)生大腦提前衰老,以致記憶力、判斷力、注意力、聯(lián)想力等水平全面下降。因此,為了你的健康長壽,有必要適度饑餓,節(jié)制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