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時期著名詩人左思 因外貌丑陋常被人瞧不起
兩漢魏晉時期的詩歌質(zhì)樸通俗,清奇剛健,不假修飾,讀起來十分親切,導致后來很多大詩人都刻意模仿,詩壇有一種現(xiàn)象就叫“擬古”。甚至古代有文論專家認為,兩漢魏晉時期的樂府詩、古詩,是不可企及的經(jīng)典和巔峰。
我們來讀一讀西晉時期著名詩人左思的一首五言雜詩,開頭是“秋風何洌洌,白露為朝霜”。展現(xiàn)在眼前的是一幅蕭瑟的圖畫,這很好懂。秋風一吹,天氣寒冷,不用多解釋。白露結(jié)為寒霜,加上前面的秋風,真是寒上加寒。其實,左思不只是覺得節(jié)氣寒,更是覺得人生寒。他出身寒門,學音樂,不成;學帥哥,卻被師奶和花癡們?nèi)有巫油驴谒?,確實郁悶。他的特長在于文學,但是外貌丑陋,說話又不利索,時常被人瞧不起,“貌寢,口訥,而辭藻壯麗”。當然,更直接的原因是,當時的權(quán)臣賈充想聘他為軍中文秘,也就是記室,可左老師年紀大了,去不了,“賈充征為記室,不就”。于是寫了這首冷色調(diào)的詩。
接著便是“柔條旦夕勁,綠葉日夜黃”,從中可見,左老師觀察大自然很仔細。春天時候還很柔軟的枝條,到秋天就越來越僵硬,而葉子也慢慢地枯黃,符合老子所云“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和“堅強者死,柔弱者生”。因為充滿生機和汁液,所以枝條才會柔軟。說樹木老,實際上是說自己老,打個比方而已。“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明月從云邊露出來,投射出皎潔的光芒。為什么寫到月亮呢?看下面就明白了,“披軒臨前庭,嗷嗷晨雁翔”,原來他睡不著,打開窗戶面對前庭,這時候已經(jīng)看到早晨的雁在嗷嗷地飛翔。失眠的人,才會覺得月光特別明亮。
詩里面的事物一環(huán)接一環(huán),由高飛的雁,想到曾想在理想的天空高飛的自己,可惜如今老了,就算是壯志凌云,覺得四海都小得像洗澡盆,也只能守著宅子做宅男,“高志局四海,塊然守空堂”。塊,就是獨的意思。想到這些,他不由得感嘆,青春歲月不能常駐,老來唯余感慨,“壯齒不恒居,歲暮常慨慷”。壯齒,就是少年的意思。
左老師感慨自己功名無成。其實也不然,他寫的《三都賦》讓洛陽紙貴,晚年正因為“塊然受空堂”,才遠離戰(zhàn)亂,得以終老。可見人生的際遇,不能以一時的寂寞與否來衡量。有情懷,有操守,有才華,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