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登基之后朱允炆去了哪了?朱允炆真死了嗎
“史書“說
“宮中火起,帝不知所終。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
(在燕兵攻陷京師后,朱允炆)“遂闔宮自已焚燃。上望見宮中煙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尸于火中,還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癡呆耶!“
朱棣登位后在給朝鮮國王的詔書上亦曰:“不期建文為權奸逼脅,闔宮自己焚燃“(《明實錄·太宗實錄》。
“棣遣中使出后尸于火,詭云帝尸,越八日壬申,用學士王景言,備禮葬之?!?/p>
“上入宮,忽火發(fā),皇后馬氏暴崩,程濟奉上變僧服遁去。燕王遂入宮。因指燼中后骨以為上!“。
“出家為僧“說
(一)湖南新田大觀堡說
湖南永州新田縣發(fā)現(xiàn)明代遺址大觀堡,該古城堡工程規(guī)模宏大,建筑面積7000平方米,石頭壘成的堡壘周長346米,城墻殘高4米左右,疑為建文帝避難行宮。后經(jīng)部分文物和史學專家多方求證,認為建文帝極有可能避難新田,中國明史學會會長商傳認為“建文帝蹤跡永州(新田)說出來最晚,但材料最硬”,““在全國多處出現(xiàn)的建文帝‘下落說’中,有的是傳說,有的只有族譜,而只有新田縣有相關碑刻”,“使建文帝研究向前推進了一大步”,“成為關于建文下落的一種很重要的說法”.
該說主要的證據(jù)有(不完全統(tǒng)計):
1、龍池寺遺址碑刻記載“夫山曰安曇寺曰龍池”、“自大明皇朝先師鐵峯悟真流亡”、“剃本靖為僧‘燕師’”等;梅木塘碑刻記載“圣帝之壽誕,為同人之嘉節(jié),首士齊集虔誠致祭……誓詞惟皇上御極之年歲次月日等謹以……二帝神位前曰,惟二帝職司陰鑒”等。
2、大觀堡遺址
3、其他文物:象牙朝笏;道教神仙人物長卷畫;
4、《史氏族譜》記載
(二)東明寺說
萬歷《錢塘縣志·紀制》記載:“東明寺在安溪大遮山前,建文君為僧至此,有遺像“。(《杭縣志稿》卷八)“相傳朱允炆遁跡至此,時旭日始旦,題曰東明。自歸國后,方知為帝。今范其遺像。有手植牡丹,色白如銀“。明代嘉靖年間《留青日札摘抄》、清代康熙年間《湖堧雜記》中也都有記載。
據(jù)2010年12月7日,余杭縣史志辦張炳林先生從上海圖書館發(fā)現(xiàn)《東明寺志》,翻開第一頁,上面寫著“東明寺志敘“五個大字。《東明寺志》(三卷)清釋湛潛篡,清康熙十二年(1674年)版本。寺志中是如此記載:“迨壬午金川變作,啟篋得楊應能度牒及披剃具,佛知運數(shù)巳定,乃僧服出遜,由吳興至錢塘遁棲東明山,親灸旵祖座下,凡六載,跡漸彰乃辭去。“由此可見,朱允炆到東明寺出家為僧不是空穴來風,是確有其人其事。
當年眾僧們皆尊稱朱允炆為“應能問道老佛“,寺志中還特地將“應能問道老佛“排列在祖師堂的第二位置,僅次于東明禪寺的開法祖師慧旵,明白無疑確定了東明禪寺與朱允炆之間的密切。其中還披露了二個重要信息:所謂“靜室“一是當年東明寺開法禪師慧旵禪師的閉關之處,二是朱允炆在東明禪寺出家為僧的居所,這是初聞。
東明寺大雄寶殿內(nèi)右側(cè)有朱允炆塑像,殿柱上刻有如下對聯(lián):僧為帝,帝亦為僧,一再傳,衣缽相授,留偈而化;叔負侄,侄不負叔,三百載,江山依舊,到老皆空。
朱允炆親手植之桂花,經(jīng)過日寇焚燒,僅剩樹干。但大難不死,第二年又綻新枝,現(xiàn)枝高葉茂,秋季花開,香溢四野,且金銀雙色各半,傳為奇談佳話。
孟將殿,原有座小廟現(xiàn)已毀,不知是否屬實?民間稱之“罵將殿“。相傳明成祖派一位朱允炆當朝時的武狀元出身將軍追殺朱允炆。追至東明山,朱允炆痛斥其助紂為虐。他進退兩難:遜帝有恩,今上難違?;鼐┯譄o顏復命,終而自殺。因該將軍姓孟,后人建孟將軍廟以資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