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fēng)云人物 > 正文

號稱清君側(cè)的朱棣靖難之役開始為什么失敗

2017-05-15 22:15:53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靖難之役的意思是:“清君側(cè),靖國難”。在建文帝采取削藩的措施的背景下,朱棣于公元1399年8月6日發(fā)動靖難之役,到1402年7月13日結(jié)束。歷

靖難之役的意思是:“清君側(cè),靖國難”。在建文帝采取削藩的措施的背景下,朱棣于公元1399年8月6日發(fā)動靖難之役,到1402年7月13日結(jié)束。歷時四年從北京打到南京奪取了他大侄子朱允炆的皇位。

說起靖難之役的起因還得從朱棣的老爹朱元璋說起。明太祖朱元璋通過農(nóng)民起義推翻元朝之后大肆分封藩王以保證朱家可以守護政權(quán)萬年。因此每個藩王有很大的權(quán)力并且擁有自己的軍隊。燕王朱棣是各地藩王中勢力最大的。因此當朱元璋死后對即位的建文帝的威脅也是最大的。

建文帝聽取黃子澄等人的建議開始削藩,先搞定了周王、齊王、代王等幾個勢力比較弱小的藩王。當建文帝部署削掉朱棣時,朱棣經(jīng)過秘密謀劃打出了“清君側(cè)”的口號起兵。

戰(zhàn)爭的第一階段是朱棣的軍隊節(jié)節(jié)勝利,建文帝這邊由于經(jīng)過朱元璋大肆屠殺功臣幾乎沒有可以與朱棣匹敵的人才,所以節(jié)節(jié)敗退。不過這個階段雙方力量懸殊,朱棣的勝利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第二個階段是建文帝的軍隊取得了一定勝利,使得朱棣能夠守住的地方只有北平、保定、永平三個州府而已,甚至有一次朱棣差點被活捉,還是靠著其他藩王的救援才脫離了險境。

第三個階段是朱棣采取直搗南京的戰(zhàn)略,直接拿下南京而取得了這場靖難之役的勝利。同時建文帝也下落不明,有人說鄭和下西洋的目的之一就是尋找失蹤的建文帝。

總的來說靖難之役爭的都是朱家的江山。

明成祖朱棣功過是怎么樣的

朱棣明成祖是也,有明第三位皇帝。從其發(fā)動靖難之役奪取帝位到駕崩一共當了22年皇帝,年號永樂,因此也被后世稱為永樂大帝。其轟轟烈烈的一生留下了太多的是非功過。

有人說朱棣是個大流氓,既然有這個說法那么就說明朱棣生前所做的事肯定是讓后人不齒的。本文就挑那么一二件事給大家說道說道。

大家都知道中國歷史上有誅九族的罪名,不過自從朱棣過后便有了“誅十族”的新玩法。這還要從一個叫方孝孺的人說起。方孝孺是建文帝的謀臣,也是當時的大學(xué)問家。按照正常情況知識分子都很倔,當朱棣奪取帝位后要這位大學(xué)問家起草即位詔書。方孝孺不僅不寫,而且還在金殿上大哭大鬧,這讓朱棣好沒面子,惹惱了朱棣,要誅他九族,方孝孺以讀書人的氣節(jié)說誅我十族我也不寫,一臣不侍二主。就這樣方孝孺的親戚朋友也跟著遭到殺身之禍?!罢D十族”的說頭也就是從這開始的。

話說朱棣當了22年的皇帝壞事干了不少,但也做了不少充滿正能量的事。比如說遷都北京,做皇帝之前他就在北京這個地方當燕王。為了穩(wěn)定大明的北部邊境,朱棣出于邊境壓力考慮遷都北京,并且五次北征,最后連自己也死在了北征的路上。還營建了世界上最大的宮殿——紫禁城。這個紫禁城的在今天的意義想必就不用贅述了。再有就是在朱棣在即位的第一年就命解縉等人編纂了《永樂大典》。這在文化史上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壯舉。

朱棣作為一代帝王,雖然距離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好幾個世紀了,但是對于今天的我們在玩味歷史的同時,還要汲取他的智慧,這樣才能不停留在表面的功過是非問題上爭論不休。

朱棣一生一共進行了幾次北征

在朱棣為帝的22年期間他一共發(fā)起了五次北征。分別是公元1410年(永樂八年)、1414年(永樂12年)、1422年(永樂20年)、1423年(永樂二十一年)、1424年(永樂二十二年)。接下來筆者給大家簡單說道說道這五次北征的情況。

明朝建立后把蒙元的勢力趕到漠北,經(jīng)過幾十年的發(fā)展逐漸分裂為韃靼、瓦剌和兀良哈三個部落。三個部門之間大打出手,也不時騷擾明朝的北疆,朱棣的五次北征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展開的。

第一次北征,因為韃靼部殺了朱棣派去的使臣而發(fā)生。朱棣親自率領(lǐng)50萬大軍征討韃靼部。在斡難河(今鄂嫩河)與韃靼部的軍隊進行了具有決定性的戰(zhàn)役,結(jié)果明軍大獲全勝,韃靼部的首領(lǐng)本雅失里僅率領(lǐng)7騎狼狽而逃。因為當時正值盛夏,另一方面明軍糧草不濟,故班師回朝。第一次北征就此結(jié)束。

在第一次北征之后瓦剌部不斷強大并且打敗了韃靼部,瓦剌部首領(lǐng)馬哈木不斷侵擾明朝北疆,因此朱棣決定發(fā)動第二次北征。明軍千里奔襲,在今天蒙古國首都溫都爾汗附近與瓦剌軍的主力發(fā)生遭遇戰(zhàn)。此戰(zhàn)明軍的神機營大顯其力,為明軍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此戰(zhàn)雖然重創(chuàng)瓦剌,但明軍自身也傷亡不小,朱棣遂下令班師回朝。

永樂二十年韃靼部經(jīng)過數(shù)年的休養(yǎng)生息又逐漸強大起來,企圖改變對明朝的政策。朱棣決定再次北征,這次北征的起因是韃靼部殺害了明朝的都指揮王喚。這次朱棣發(fā)動了20多萬的民夫運送北征大軍的糧草。明軍一路所向披靡,分進合擊,擄10多萬牛羊班師而回。

永樂二十一年朱棣獲取韃靼部再次侵擾明朝北部邊疆的消息以皇太子監(jiān)國,進行第四次北征。是年九月明軍抵達西陽河,此時聞訊韃靼部已經(jīng)被瓦剌部擊潰,十月韃靼部的王子率部歸降,明軍遂回師結(jié)束了第四次的北征。

永樂二十二年韃靼部的阿魯臺部不斷襲擾大同等地區(qū),朱棣召集群臣商議之后決心發(fā)動第五次北征,也就是這次北征使得64歲的朱棣喪命征途。此次北征明軍深入漠北補給困難,最后回師途中朱棣染病而死。

縱觀朱棣的五次北征,有效的打擊了蒙古貴族的勢力,保障中原地區(qū)的安慰和生產(chǎn)生活。進一步鞏固了中央王朝政權(quán);但同時也浪費了極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