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究竟有沒有入葬明孝陵?朱元璋墓在哪
關于朱元璋的死亡時間,有各種說法,一是洪武31年(1398年)閏五月初九,一說是閏五月初五,一說是閏五月十七日等。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種說法,表面的原因是史書上記載多模糊。按說這是很清楚的事情,為什么史書上要寫得模糊?這與朱允炆給朱元璋選擇下葬時間不當,“嫌其太速,事理有不盡然者”,為掩人耳目,故意混淆是非。確實,如果根據(jù)《明皇大政記》等史書的記載,堂堂一位開國之君,死后幾天即下葬了,這正常么?所以,朱棣在聽說侄兒把他老子匆匆埋了后,十分惱火。這為以后篡位找到了第一理由。
現(xiàn)在史學界大多認為,朱允炆確實是速葬了朱元璋。那朱允炆為什么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有史書上稱,這是朱元璋自己選擇的時間,“故即位而葬,同日并舉,皆高皇遺命,正以速葬消諸?!倍厥犯Q,朱允炆實際上在即位的前一天,即閏五月十五日把朱元璋給下葬了。這里說明朱元璋擔心自己死后出亂子,留下遺言要朱允炆從速辦自己喪事的。
那決定下葬又發(fā)生了什么?這同樣是一個謎團。在南京民間,連小孩子都知道這樣的傳說,朱元璋下葬那天出現(xiàn)了“迷魂陣”,就是南京的十三個城門同時出殯。此說法史書有記載,為什么要這樣?
原來,在葬后不久即傳出,朱元璋不是葬在明孝陵,而獨葬朝天宮(就是今天南京王府大街向南千米的朝天宮,具體地點是“世傳三清殿下為明祖真葬處”。)
朝天宮,宋代時為天慶觀、永壽宮。朱元璋定都南京后,改為朝天宮,那時”百僚朝賀習儀于此”。葬在朝天宮這種說法,倒是給朱允炆速葬朱元璋、大擺迷魂陣、十三個城門同時出殯找到了合理的解釋和可能性,但后世好多學者都不信。清代文人甘熙就不認可,其所著的額《白下瑣言》稱,朱元璋花了幾百萬兩的銀子,造了十幾年,總不應該為馬皇后一個人造的吧。而且,朱允炆是很講孝道的一個仁義皇帝,也不忍心把朱元璋葬在陵外的地方啊。后來又傳出,朱元璋不是葬在明孝陵,也非朝天宮,離開了南京城,選葬在北京的萬歲山。后經(jīng)考證,這是以訛傳訛,不可信。甘熙即說,“萬歲山在燕京,其時方以會葬不從,興師靖難,焉有奉移梓宮不遠數(shù)千里而往之事?”筆者也這樣認為,如果真是這樣,朱棣造反第一理由又從哪來?
朱元璋到底是否真的葬在明孝陵內,現(xiàn)在并沒有學者能說“一定”二字。孝陵博物館工作的中山陵園管理局文物處副處長廖錦漢先生稱,在明孝陵“申遺”之前,中山陵園管理局曾專門請南京大學等相關的技術、史學專家,經(jīng)數(shù)年科學探測、考古,證明明孝陵地宮未曾被盜,完好無損。后來相關專家表示,1998年開始,江蘇省地震局工程研究院的專家在寶城內,采用無損磁測法,已經(jīng)明確發(fā)現(xiàn)在寶頂?shù)叵律钐幱幸粋€面積達數(shù)千平方米的建筑空間,而且還找到了進入這個空間長達百米的通道(墓道)走向和入口,無疑寶頂下存在的這個巨大建筑空間可能是明孝陵的地宮,而地宮的入口就在明樓東側十幾米處呈下沉錯位、有裂口的寶城城墻下面。但這并不能證明朱元璋的尸骨就在地宮中,真相恐怕只有等到挖開明孝陵的那一天才能最終揭開!
朱元璋“七十二疑?!敝i:朱元璋墓穴在哪里?
在風水學上,陰宅風水也和陽宅風水一樣,不但直接關系到死者本人入土后的安適不安適,還會影響到子孫后代的吉兇和榮枯。朱元璋一直認為,他的發(fā)跡在一定程度上要感謝祖父對墓地的選擇,而當他考慮自己的身后事時,自然不會忽略這一點。
朱元璋陵墓的地址是他自己選擇的。紫金山南麓的獨龍阜是一處不可多得的風水寶地,北依鐘山主峰,阜高150米,泉壑幽深,紫氣蒸騰,云霧山色,朝夕多變,自古就有“此地多奇嶺,千云非一狀”的美譽。而且林木蒼蒼,濃蔭蔽日,溪澗蜿蜒,流水潺潺,古代許多著名的寺觀和重要的墓穴多建于此。
陵園的修建從洪武十四年(1381年)動工,于洪武十六年完成了陵墓的享殿等主體工程,先后調用軍工10萬,至永樂三年(1405年)才完全建成,歷時25年。洪武十五年八月,先入葬了皇后馬氏,因皇后謚號“孝慈”,所以將陵墓定名為“孝陵”,也有“以孝治天下”之意。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又葬皇太子朱標于孝陵之東,稱東陵。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閏五月初十日,朱元璋崩于西宮,與馬皇后合葬此陵,殉葬的嬪妃46人。
當時的孝陵圍墻內,享殿巍峨,樓閣壯麗。陵內植松10萬株,養(yǎng)鹿千頭,每只鹿頸間都掛有“盜宰者抵死”的銀牌,號稱“長生鹿”。為保衛(wèi)孝陵,專設神宮監(jiān),外設孝陵衛(wèi),有軍士5600人。若有樵夫誤入山陵,即被“正法”斬首。清康熙、乾隆帝南巡時,都曾親往謁陵,還特設守陵監(jiān)2員,40陵戶,撥給司香田若干。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孝陵地區(qū)成了太平軍和清軍對峙的重要戰(zhàn)場,地面木結構建筑幾乎全毀。現(xiàn)存神烈山碑、禁約碑、下馬坊、大金門、四方城及神功圣德碑、石像翁仲、大石橋、寶城、墓冢及清末所建碑亭、享殿等,仍然氣勢恢宏,蔚為壯觀,凝聚著不散的帝王之氣。
據(jù)記載,孝陵的紅墻周長22.5千米,相當于當時京城城墻長度的三分之二,可見規(guī)模之龐大。明孝陵的神道石刻是中國帝王陵中唯一不呈直線,而是環(huán)繞建有三國時代孫權墓的梅花山形成一個彎曲的形狀,形似北斗七星。沿神道依次有下馬坊、禁約碑、大金門、神功圣德碑碑亭、御橋、石像路、石望柱、武將、文臣、欞星門等建筑,過了欞星門折向東北就進入了陵園的主體部分。陵園主體建筑排列在南北中軸線上,規(guī)模宏大,雄偉壯觀。
清代康熙等皇帝都曾到明孝陵拜謁明太祖,但是后來隨著清朝國力下降,無力修復,明孝陵漸漸荒蕪,尤其是在咸豐年間成為太平天國和清廷戰(zhàn)爭的主戰(zhàn)場,幾乎使明孝陵地表建筑毀于一旦,康熙手書的御碑甚至倒地破碎。到現(xiàn)在,陵內所有木質結構的殿堂早已焚毀,但從遺存的石質基礎仍能看出當年的布局規(guī)模。它與北京十三陵的布局和建筑形式相同,但要比十三陵中的帝陵大得多,可見明代諸皇陵都是以此為藍本的。
有傳說朱元璋未必真的葬在這里面,而是怕有人在他死后報復他,像曹操那樣設了七十二疑冢。不過這些傳說并沒有充分的根據(jù),因為孝陵在朱元璋去世以前已經(jīng)建成,到了朱元璋死的時候,陵墓的一切設施都已就緒。而且,朱元璋是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閏五月死的,南京地區(qū)當時已經(jīng)進入夏季,停靈七天以后,就立即葬入了孝陵。如果在別處另造新陵,在時間上也是來不及的。再者,孝陵的位置緊靠宮城,北倚鐘山,南有皇墻,內有神宮監(jiān),外有孝陵衛(wèi)的官兵日夜巡邏,其安全的程度遠較別處為高。此地匯聚了南京的龍氣,朱元璋既然選擇了此地作為陵寢,他是不會遺命舍此而他葬的。
祖上選定的龍脈給了朱元璋發(fā)跡的機會,而他一生之中屢遇貴人,也為其創(chuàng)下基業(yè)帶來所必須的際遇。登基之后,朱元璋定都南京,此地雖有虎踞龍盤之勢,但選此為都的王朝都很短命。秦始皇曾由于此地有王者之氣,下令掘斷連岡,以壓偏霸之氣,故名秣陵。這樣以后,在金陵建都的朝代的壽命果然都是短短幾十年。朱元璋離世之后,南京果然成了短命的國都,但所幸的是大明王朝遷都北京,將龍脈南北打通,這一變通,也讓明朝的福祉延長到了近三百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