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放好久不變壞 需要顧慮的是用非法添加物來防腐
曾經(jīng)有個美國人買了一個漢堡,放了一年還沒有長霉。而大家的生活經(jīng)驗是:面包放幾天就會壞。那么問題來了:面包,到底會變壞的好,還是不會變壞的好?下面跟隨360常識網(wǎng)一起了解一下吧!
面包為什么會變壞?
食物要長霉變,需要兩方面的條件:有菌種,有適宜的生長環(huán)境。面包經(jīng)過高溫,其中的菌種基本上被殺光了,但環(huán)境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細菌和霉菌,它們落在食物上,也就成為了新的菌種。
面包是否長霉,就取決于面包本身是否適合它們生長。
面包不變壞的化學(xué)武器
當人們看到一種食物不容易變壞,首先想到的就是“防腐劑”。防腐劑當然是很有效的手段——化學(xué)武器嘛,效果總是很好的。
目前,我國國家標準允許在面包中使用的防腐劑有三種,分別是:
丙酸或者丙酸鹽。它對霉菌以及一些細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吃到體內(nèi)會被人體代謝掉。因為其安全性很好,國際標準沒有安全攝入上限。我國規(guī)定在面包中的使用是每公斤不超過2.5克——這個用量已經(jīng)可以有效地防止面包長霉了,也就沒有“超標使用”的必要。
另一種是山梨酸鹽,一般用山梨酸鉀。國際標準中,60公斤的人每天可以吃到1500毫克而不會有任何不良反應(yīng)。我國面包中的最大允許使用量是每公斤1克。也就是說,即使是山梨酸鉀使用量達到最大的面包,一個60公斤的人需要吃3斤才能達到“安全上限”。
還有一種是脫氫乙酸或者脫氫乙酸鹽,不過用的不是很廣泛。
總的來說,它們都有很好的安全性,規(guī)范使用就可以有效地防腐,沒有“濫用”的必要。
沒壞的面包一定有“大量防腐劑”
不管怎么說,大家都不喜歡食物中有防腐劑。面對“不壞”的面包,不假思索的問題就是:“是不是加了大量的防腐劑”?答案是:不一定。
除了防腐劑,還有其他因素可以能導(dǎo)致面包不壞。各種細菌霉菌的生長都離不開水,只要把食物干燥到含水量很低,它就不會因為細菌或者霉菌而“變壞”。這就像在夏天,如果氣候很干燥,放在窗臺上的饅頭或米飯會很快變干,然后放多久都不會長霉。
買來的面包如果沒有開封,也有可能放很久之后而沒變壞。這種情況不是因為變干了,它“有可能”含有比較多防腐劑,但并非“一定”。因為經(jīng)過高溫烘烤,面包上的細菌和霉菌基本上被趕盡殺絕。如果封裝的環(huán)境和過程很衛(wèi)生,封裝之后空氣中的菌種進不去,那么面包上就難以有菌種,面包也就可能放相當長的時間而不壞。
面包可以放多久?
一般而言,包裝完好的面包在室溫下有可能放到5至7天而不變壞。超市買的面包可能已經(jīng)在貨架上呆了一些時間,能保存的時間還要更短一些。如果已經(jīng)開封或者包裝磨損,那么就可能在更短的時間內(nèi)變壞,即使還沒有到廠家標注的保質(zhì)期。
在冷藏的溫度下(4°C左右),面包可以放到兩周。如果需要保存更長的時間,就需要冷凍了。不過,凍存的面包會變得很硬,化凍之后口味還是不佳。
防腐劑與細菌:如何選擇
許多人對防腐劑很反感,市場上也就有許多“無防腐劑”的食品。甚至有些人認為:“很快變壞”的食物才是“安全食品”。
從技術(shù)上說,確實可以做出“不含防腐劑”的食品來。但這樣的食品,要么是縮短保質(zhì)期,并且一旦過期就必須丟棄;要么就是通過無菌操作、冷鏈產(chǎn)銷來防止細菌霉菌生長。顯而易見,這些方案都必然增加產(chǎn)銷成本,而最終體現(xiàn)到銷售價格上。
那些“會很快變壞”的食品,確實可能不含防腐劑或者用量很低。從“不含防腐劑”的判斷而言,倒也是一個可行的標準。問題是,不含防腐劑,就要冒細菌霉菌的風(fēng)險——在它們還沒有長到肉眼可以看出來的時候,很可能已經(jīng)達到有害的量了。對于安全來說,這種風(fēng)險可能比“萬一防腐劑有害”的風(fēng)險要大多了。
如果面包很容易變壞,那么無論如何都不是好面包。如果不容易變壞,消費者很難知道是生產(chǎn)標準高還是濫用防腐劑的結(jié)果。合格規(guī)范地使用防腐劑并不值得憂慮,需要考慮的是用“非法添加物”來防腐。而這,消費者幾乎無從辨別,只能依靠商家的信譽和政府的監(jiān)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