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飲食 > 食品安全 > 正文

下館子注意食物搭配 集體聚餐安全常識

2019-05-21 15:55:08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下館子為的就是吃的好、吃的爽,可自己喜歡的點,卻很少在意食物搭配,最常見的就是魚肉一桌,可青菜卻寥寥無幾,這樣的做法正好與人體的營

下館子為的就是吃的好、吃的爽,可自己喜歡的點,卻很少在意食物搭配,最常見的就是魚肉一桌,可青菜卻寥寥無幾,這樣的做法正好與人體的營養(yǎng)金字塔顛倒了。下面跟隨360常識網(wǎng)了解一下吧!

下館子注意食物搭配 集體聚餐安全常識

1、下館子每周2次為限。下館子不但要考慮到油、鹽、糖等調料的超標,還要想到餐桌上食物的衛(wèi)生程度,從選菜到洗菜,從下鍋到調料運用,油的品質、是否有添加劑。而無論是攝入過量還是有毒物質的食用,都需要人體的各大器官來負擔,時間一長,問題自然就會找上來。怎樣減少傷害,最有效的辦法還是減少下餐館的次數(shù),每周2次為上限,如果天天都迷戀餐館的美味,那傷害絕對不容小覷。

尤其在夏天,很多食物都容易變質,所以飯店為了保證食物的最長保存時間,必然會加大鹽的添加量,再者在夏季“苦夏”的人不在少數(shù),為了能刺激食欲,各種調味品的味道都會加重,所以,在夏季下餐館攝入的各種調料和添加劑都會比其他季節(jié)多,所以,下館子的次數(shù)也應相對的有所減少。

2、多選蒸菜和拌菜。非要下館子,也應該多選蒸菜,盡量不選油炸食品。從營養(yǎng)的角度看,通過水蒸氣蒸熟的食物,其原有的分子結構破壞較少,最大程度地保留了食物原有的蛋白質、纖維素等營養(yǎng)成分。從美味的角度講,蒸保持了菜肴的原汁原味,帶出食物天然樸素的新鮮味道。從環(huán)保角度講,蒸是一種環(huán)保健康的烹飪方式。從健康方面說,蒸菜比煎炒烹炸的菜肴更加容易消化,沒有接觸高溫油,營養(yǎng)保持好,蒸菜蒸的爛,對腸胃系統(tǒng)非常好。

注意葷素搭配。下館子為的就是吃的好、吃的爽,可自己喜歡的點,卻很少在意食物搭配,最常見的就是魚肉一桌,可青菜卻寥寥無幾,這樣的做法正好與人體的營養(yǎng)金字塔顛倒了。

所以,在下館子時調一調自己的口味很關鍵,首先是要保證主食、水果蔬菜、魚肉類、油脂都能攝入到,而這幾樣也恰恰是一日三餐都不能或缺的。除此以外,不能一味地貪圖口感而選擇大魚大肉,而是要做到葷素的比例為1:2,人體每天肉的攝入量2兩即可,而蔬菜和水果則要達到500克以上。如果真的喜愛餐館的口味,想在一周中有一兩天來改善伙食,下館子時不妨點齊這四樣,搭配好葷素比例,盡量選擇口味清淡的菜系,這樣下來,對身體的危害也會降到最低。

3、免費茶水受歡迎劣質茶葉藏危機。不少中小餐館,都會為客人提供免費茶水,大部分人也樂得享用。因為是免費茶水,食客大多不會在意茶水的味道,即使有時覺得茶水沒有茶味,或者“味道怪怪的”,也不以為然。殊不知正是這種無所謂的態(tài)度給自己增加了健康風險。

這種“垃圾茶”大多是茶場陳茶翻新時篩下的碎末和茶梗,也就是所謂的“下腳料”。由于不是正規(guī)茶葉制品,沒有經(jīng)過有關部門的檢測,茶末中還常攙有槐樹葉、楊樹葉、柿葉等冒充茶葉,或者加入香精之類的添加劑制造茶香。這些劣質茶葉不但口感不佳,其農(nóng)藥殘留和重金屬含量等還很可能超標,長期飲用可能引發(fā)血液和肝腎等臟器中毒,造成神經(jīng)系統(tǒng)損傷,植物神經(jīng)紊亂等。

下館子注意食物搭配 集體聚餐安全常識

4、注意點菜數(shù)量。全世界饑餓人口超過10億。全球平均每年,因饑餓死亡的人數(shù)達1000萬,每6秒鐘就有1名兒童因饑餓而死亡!如果我們每天的食物減少浪費5%,就可救活超過400萬的饑民!相信任何人看到這樣觸目驚心的數(shù)字,都無法再忍心倒掉盤中的食物。

一般來說,四個人吃飯,點3熱1涼就剛好,五人到七人點5熱1涼,八人以上按照人數(shù)減2的數(shù)量點,就應該足夠了。

5、觀察茶湯和茶底有問題不能將就喝。專家提醒食客,喝免費茶之前應先觀察茶湯的“色、香、味”來辨明好壞。合格的茶葉泡出來的茶湯應該透明、澄清,香氣濃郁持久,茶味醇厚;而“垃圾茶”泡制的茶水往往顏色很黃且渾濁,喝起來缺乏茶葉的清香,也沒有什么茶味,有的“垃圾茶”則剛入水時有香味,但用水一燙就很快揮發(fā),這一般為添加了香精的劣質茶葉。

此外,還可以打開茶壺蓋,通過觀察茶底來做出判斷。“垃圾茶”一般勻整度比合格茶葉要差很多,而且里面還常?;祀s很多碎葉、細末、葉梗,甚至泥沙、灰塵等雜物,杯底沉淀物非常多。食客如果發(fā)現(xiàn)餐館提供的免費茶水出現(xiàn)上述這幾種問題,千萬不能將就喝,以免貪便宜吃大虧。

下館子注意食物搭配 集體聚餐安全常識

6、菜單頻繁流動使用骯臟程度堪比鈔票。另外一個普遍被食客忽略的衛(wèi)生細節(jié)就是菜單。因為菜單不直接與飲食相關,因此食客一般不太注意。但食客只要稍加留意,就會發(fā)現(xiàn)不少餐館的菜單,封面被摸得發(fā)亮,內(nèi)頁則發(fā)黃、翻角,或者沾有油漬、污跡。專家提醒,菜單在不同的消費者之間頻繁流動,其骯臟程度堪比流通使用的鈔票,即使沒有明顯污漬的菜單,也沾滿各種細菌。

有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反復使用數(shù)月的菜單,平均帶菌數(shù)可達500萬個,包括大腸桿菌、沙門桿菌、葡萄球菌、乙肝病毒及寄生蟲卵等傳染病菌。如果不及時擦洗或定期更換,菜單無疑將成為非常危險的傳染源。但幾乎沒有餐館對菜單進行專門的消毒。同時,出于成本考慮,絕大多數(shù)餐館也不會頻繁更換菜單,即使菜式有變化,也大都是對內(nèi)頁進行部分更換,菜單一般都要用到明顯殘破才會考慮淘汰。

7、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摸了菜單務必洗手。為降低風險,食客在點餐時應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糾正不合理的點餐行為和不良個人習慣。比如不少人習慣到餐館后先洗手,然后坐下來翻看菜單,之后直接用餐;有的人則是在點菜前后都不洗手。這些行為習慣都極易讓食客將從菜單上沾染的病菌吃進肚子。

食客無論是在就餐前點菜或就餐中途再點菜,摸了菜單后都務必洗手或用消毒紙巾擦手,尤其切忌不能點完餐后不洗手消毒,就用手抓取食物。此外,身體疲乏、身體欠佳者和本身有基礎疾病的人,由于身體抵抗力較差,應避免沾染病菌,宜盡量“動口不動手”,主動減少觸摸菜單的機會。

下館子注意食物搭配 集體聚餐安全常識

集體聚餐安全常識

1、在舉辦較大型宴會的時候,需要選擇有足夠接待能力和證照齊全的餐飲服務單位。

2點菜時盡量可以多點一些熱菜,少點涼菜,盡量不要選擇鹵味和涼菜還有豆角以及野生菌類等高風險食品。

3、按需點菜,夏季不需要打包剩余食物,如果有剩余食物,應及時冷藏,不可以在常溫下保存,食用前應再次充分加熱。

4、在非經(jīng)營性場所舉辦人數(shù)很多的集體聚餐活動時,應向所在地村委會或鄉(xiāng)(鎮(zhèn))政府報告,同時可以主動的接受協(xié)管員或信息員的現(xiàn)場指導與監(jiān)督,以保證就餐安全。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