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的泡法-沏茶葉的最佳水溫是多少?
沖泡茶葉需高提水壺,水自高點(diǎn)下注,使茶葉在壺內(nèi)翻滾,散開,以更充分泡出茶味,俗稱高沖。
茶葉的泡法
一、燙壺:在泡茶之前需用開水燙壺,一則可去除壺內(nèi)異味;再則熱壺有助揮發(fā)茶香。
二、置茶:一般泡茶所用茶壺壺口皆較小,需先將茶葉裝入茶荷內(nèi),此時可將茶荷遞給客人,鑒賞茶葉外觀,再用茶匙將茶荷內(nèi)的茶葉撥入壺中,茶量以壺之三分之一為度。
三、溫杯:燙壺之熱水倒入茶盅內(nèi),再行溫杯。
四、高沖:沖泡茶葉需高提水壺,水自高點(diǎn)下注,使茶葉在壺內(nèi)翻滾,散開,以更充分泡出茶味,俗稱高沖。
五、低泡:泡好之茶湯即可倒入茶盅,此時茶壺壺嘴與茶盅之距離,以低為佳,以免茶湯內(nèi)之香氣無效散發(fā),俗稱低泡。一般第一泡茶湯與第二泡茶湯在茶盅內(nèi)混合,效果更佳;第三泡茶湯與第四泡茶湯混合,以此類推。
六、分茶:茶盅內(nèi)之茶湯再行分入杯內(nèi),杯內(nèi)之茶湯以七分滿為度。
七、敬茶:將茶杯連同杯托一并放置客人面前,是為敬茶。
八、聞香:品茶之前,需先觀其色,聞其香,方可品其味。
九、品茶:品字三個口,一杯茶需分三口品嘗,且在品茶之前,目光需注視泡茶師一至兩秒,稍帶微笑,以示感謝。
沏茶葉的最佳水溫是多少
對于沖泡的茶葉水溫來講,對于沒一種茶來說,都有其沖泡的最佳水溫,而且是不同的。有的水溫泡這種茶剛好,但泡另一種茶時可能會過高或者過低。要視具體的茶葉來看。對于溫度我們可以將其分為低溫(70至80攝氏度)、中溫(80至90攝氏度)、高溫(90至100攝氏度)。
對于龍井茶、碧螺春等這種綠茶或者黃茶的嫩芽茶茶類來說,沖泡時要用低溫的水溫來沖泡,因?yàn)槿绻麥囟冗^高的話會使茶葉受到破壞的,影響后面的沖泡;像嫩采的烏龍茶、瓜片、重萎雕的白茶、紅茶等,則要用中溫水溫來沖泡;包種、凍頂、鐵觀音、水仙、武夷巖茶、普洱茶等則要用高溫水溫沖泡,水溫太低茶葉中的有益成分不容易溶于茶湯中。
泡茶的注意事項(xiàng)
把握水溫:
水的溫度對一泡茶的品質(zhì)起著最明顯和最直接的作用。泡芽葉細(xì)嫩的名貴綠茶適宜用80℃左右的水,花茶、紅茶、低檔綠茶則需要用90-100℃沸水沖開,烏龍茶、普洱茶、緊壓茶也適宜用100℃的沸水。
茶葉用量:
綠茶以100毫升水為例,投茶3克最合適,若是紅茶可加至5克,可重復(fù)沖泡多次;烏龍茶、鐵觀音、臺灣高山茶則以干茶占茶具容量的1/3~1/2為宜;普洱茶熟茶的茶葉用量與鐵觀音相近,若是生茶則應(yīng)減少投茶量。
浸泡時間:
一般說來,待茶葉浸泡4~6分鐘后飲用最佳。因此時80%的咖啡因和60%的其他可溶性物質(zhì)已經(jīng)浸泡出來。另外,茶泡好之后,最好要在30~60分鐘內(nèi)喝掉,否則茶里的營養(yǎng)成分部分會損耗掉,口感也會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