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蟹肉性寒,味咸,具有舒筋益氣、理胃消食、通經(jīng)絡、散諸熱、清熱、滋陰之功,可治療跌打損傷、筋傷骨折、過敏性皮炎。此外,芙蓉蟹對于高血壓、動脈硬化、腦血栓、高血脂及各種癌癥有較好的療效。

芙蓉蟹的營養(yǎng)價值-芙蓉蟹的簡介
芙蓉蟹的簡介
芙蓉蟹是廣東省傳統(tǒng)的漢族名菜,屬于粵菜系。成菜蟹肉黃白,狀似芙蓉,因此得名,此菜蟹肉嫩美,香味濃郁。
姜末,蔥末,蟹粉炒至出蟹香,放料酒,醬油,米醋,百砂糖炒至汁快干時取出裝在20只蟹殼內(nèi);雞蛋清,精鹽及清水拌至起泡沫時去泡沫蛋清倒入深底湯盤中,澆到淹沒蟹殼為止,隨即上籠,用文火蒸6分鐘待結成白色的芙蓉時,取處逐只排放在大長盤內(nèi);炒鍋內(nèi)放入高湯加入精鹽,味精,燒沸后用濕淀粉勾芡,加入少許豬油推均,澆在芙蓉蟹上面即可。
芙蓉蟹的營養(yǎng)價值
芙蓉蟹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微量元素等營養(yǎng),對身體有很好的滋補作用。研究發(fā)現(xiàn),芙蓉蟹還有抗結核作用,吃芙蓉蟹對結核病的康復大有補益。一般認為,藥用以淡水蟹為好,海水蟹只可供食用。中醫(yī)認為螃蟹有清熱解毒、補骨添髓、養(yǎng)筋活血、通經(jīng)絡、利肢節(jié)、續(xù)絕傷、滋肝陰、充胃液之功效。對于淤血、損傷、黃疸、腰腿酸痛和風濕性關節(jié)炎等疾病有一定的食療效果。
芙蓉蟹肉性寒,味咸,具有舒筋益氣、理胃消食、通經(jīng)絡、散諸熱、清熱、滋陰之功,可治療跌打損傷、筋傷骨折、過敏性皮炎。此外,芙蓉蟹對于高血壓、動脈硬化、腦血栓、高血脂及各種癌癥有較好的療效。芙蓉蟹有高膽固醇、高嘌呤,痛風患者食用時應自我節(jié)制,患有感冒、肝炎、心血管疾病的人不宜食蟹。中國有中秋前后食用蟹的傳統(tǒng),由于傳統(tǒng)上中醫(yī)認為蟹性寒,故常用姜茸、紫蘇等配置食蟹使用的調(diào)料。
芙蓉蟹不但為食中佳肴,作為藥用也有奇功!侗静菔斑z》說:“其功不獨散,而能和血也。”祖國醫(yī)學認為螃蟹性寒味咸,蟹肉有清熱、散血結、續(xù)斷傷、理經(jīng)脈和滋陰等功用;其殼可清熱解毒、破淤清積止痛。
芙蓉蟹的做法
用料
蟹粉400克,蟹殼400克,米醋15克,精鹽8克,蔥姜末10克,高湯100克蛋清8個,豬油60克醬油,白糖各20克,料酒,濕淀粉各25克。
烹任方法
1、姜末,蔥末,蟹粉炒至出蟹香,放料酒,醬油,米醋,百砂糖炒至汁快干時取出裝在20只蟹殼內(nèi);
2、雞蛋清,精鹽及清水拌至起泡沫時去泡沫
3、蛋清倒入深底湯盤中,澆到淹沒蟹殼為止,隨即上籠,用文火蒸6分鐘
4、待結成白色的芙蓉時,取處逐只排放在大長盤內(nèi);炒鍋內(nèi)放入高湯
5、加入精鹽,味精,燒沸后用濕淀粉勾芡,加入少許豬油推均,澆在芙蓉蟹上面即可。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wǎng) http://redwood-ban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