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難民日是幾月幾日?世界難民日是每年的6月20日,1974年6月20日,非洲通過了一項關于非洲難民問題的公約,并決定將每年的這一天定為“非洲難民日”。為了引起國際社會對難民問題更廣泛的關注,2000年12月,聯(lián)合國大會決定,從2001年起,把“非洲難民日”更名為“世界難民日”(World Refugee Day)。
世界難民日的由來
世界難民日是每年的6月20日,為了保證難民的基本權利,聯(lián)合國于1951年召開了“難民和無國籍人地位全權代表會議”,通過了《關于難民地位的公約》,規(guī)定締約國應給予其領土上的難民一定的待遇,包括:在初級教育、公共救濟、勞動和社會安全等方面給予國民待遇;在動產(chǎn)和不動產(chǎn)、自由職業(yè)、遷徙等方面給予至少不低于一般外國人并盡可能優(yōu)惠的待遇;各國應尊重難民取得身份的權利,給予難民身份證件和保護他們不被驅逐出境,并盡可能便利難民的入籍。
多年來,許多國家和地區(qū)設立了自己的難民日及難民周。其中最有影響的是多個國家在6月20日紀念的非洲難民日。
非洲擁有最多的難民并一向以慷慨相助著稱。作為非洲團結的象征,2001年,聯(lián)合國大會通過了一項特殊的決議。在這項決議中,大會注意到2001年是1951年的《關于難民地位的公世界難民日約》五十周年,并且非洲統(tǒng)一組織同意國際難民日與6月20日非洲難民日可在同一天舉行。大會由此決定從2001年起,把6月20日定為“世界難民日”。(附注:非洲統(tǒng)一組織于2002年7月9日更名為非洲聯(lián)盟。)
“難民”分為經(jīng)濟難民、自然災害難民、戰(zhàn)爭和政治難民。經(jīng)濟難民指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而“自愿”流離失所的人,也稱非法移民。自然災害難民指因地震、嚴重水旱災害等原因而被迫離開家園的人,他們往往通過臨時救濟后返回來源國。戰(zhàn)爭難民指為躲避戰(zhàn)亂而背井離鄉(xiāng)的人,他們中包括無政治傾向的“流民”和政治難民。目前解決難民問題一般采用三種辦法:自愿遣返、就地融合和第三國安置。
在過去60多年中,全世界有75000多萬人因戰(zhàn)亂、災害等原因被迫離開家園,淪為難民。近年來,在聯(lián)合國難民署和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下,數(shù)百萬難民得以重返故里。由于伊拉克局勢動蕩,從2006年以來,全球難民人數(shù)持續(xù)上升。據(jù)聯(lián)合國難民署日前發(fā)布的最新報告,截至2007年底,全球難民人數(shù)從2006年的990萬上升到1440萬。
歷年歷屆世界難民日主題
2001年第一個“世界難民日”將主題定為“尊重”即尊重難民作為人的存在。國際社會在救助難民時,不僅應向他們提供基本的生存手段,更應向他們提供教育和培訓的機會,使他們重返家園后能夠建設各自的國家。
2002年世界難民日的主題:“優(yōu)先解決女難民問題”。
2003年世界難民日的主題:“難民青年”。
2004年世界難民日的主題:“我想有個家:安全和有尊嚴地重新開始生活”。
2005年世界難民日的主題:“勇氣”“逃離危險和流亡皆需勇氣”。
2006年世界難民日的主題:“保持希望的火焰”(Keeping The Flame of Hope Alive)。
2007年世界難民日主題:“聯(lián)合國難民署沒有指定的主題”。
2008年世界難民日的主題:“保護”。
2009年世界難民日的主題:“活生生的人,活生生的需要”。
2010年世界難民日的主題:“未成年的移民和難民”。
世界難民日的主題特點共同之處
主題共同之處:在初級教育、公共救濟、勞動和社會安全等方面給予國民待遇;在動產(chǎn)和不動產(chǎn)、自由職業(yè)、遷徙等方面給予至少不低于一般外國人并盡可能優(yōu)惠的待遇;各國應尊重難民取得身份的權利,給予難民身份證件和保護他們不被驅逐出境,并盡可能便利難民的入籍。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wǎng) http://redwood-bank.com/